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山水温州 美丽嬗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5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水温州 美丽嬗变
——温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特写
汇水结盟治“五水” 林强摄
2015年6月5日,温州市副市长任玉明(前排讲话者)在温州市创模公益大行动启动仪式上,号召全市环保义工团体积极投身创模。 章松来摄
 

温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温州是一座极具魅力、极富个性的城市,境内山水江海交融、瓯越文化特色鲜明,同时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祥地,“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温州模式”。

而今,“温州模式”再一次在创模之路上发光发热,凸显了非同一般的惊人毅力,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惊艳成效。

█ 困难之大

温州市的迅速崛起源于民间的“底层创新”,走的是一条“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道路,但工业区与生活区犬牙交错,“半城市化”问题非常突出。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执政理念,确实极大地释放了温州市民间创业活力,但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导致温州市的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城市品质欠佳,高端要素难以集聚,制约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2010年10月,温州市提出“六城联创”战略部署,其中包括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当创模向深层次强力推进的时候,温州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67%,温瑞塘河沿线企业污水入网率只有20%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21.89%。从当时全省创模整体态势来看,杭州、宁波、湖州、绍兴4个城市已创模成功,起步晚的温州市,开展创模变得极为紧迫与必要。

█ 决心之大

温州市创模工作在领导力量安排、组织机构建设、干部精力投入等方面力度空前。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联创工作小组”与“创模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出任市创模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出任常务副主任,市、区两级共抽调63名干部集中办公。

根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要求,制定了创模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部门联动、评估预警、通报排名等推进机制和联督联查、约谈警告、考绩挂钩等督查考核机制,实行创模指标项目化和精细化管理,有效推动创模各项工作开展,尤其是实行重督严查,在实行“领导督查、日常督查、专项督查、媒体督查、社会督查”等督查方式的基础上,为强化督查效力,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负责督查15大创模重点攻坚项目推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任务不完成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仅去年,市四套班子成员就牵头督查创模百余次,实现多个创模难点突破。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创模纳入到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考绩,特别是每月对水环境质量提升等创模重难点工作进行考核排名,对相对滞后的重点工程项目,由市考绩办联合市创模办进行现场专项督查,查明原因、摸清底数,当场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

近年来,温州市举全市之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据初步统计,四年来,投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30多亿元;投入城市绿化及森林建设162亿元;投入城中村改造685多亿元;2014年以来投入治水422亿元。与此同时,在城乡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大力推行BT、BOT、TOT等模式,近年来,共有18个生活污水、污泥处理设施项目(引入资金24亿元)及8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 力度之大

狠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市区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1.5万吨。作为温州市乃至全省第一座“地埋式、全覆盖”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核心工艺全国领先的南片污水处理厂已于2015年4月24日通水试运行,东片二期污水处理厂已于8月30日通水试运行,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10年的70%提高到91.9%。协调推进各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8座,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全覆盖”。强势推进并完成101个片区截污纳管工程,建成一、二级管网1004公里。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仅2014年就完成生活污水全面治理村建设1101个。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市区已建成4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7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全部配备垃圾压缩设施,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785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9.2%。建成2个污泥处置设施,新增污泥处置能力640吨/日,无害化处置率100%。把危废处置设施作为“市长工程”,亲自抓、亲自督,市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推进顺利,今年9月实现点火试运行。

狠抓环境污染整治。水环境治理方面,以“五水共治”为抓手,以温瑞塘河整治为重点,在全省率先启动黑臭河、垃圾河治理。2011年以来,全市整治验收黑臭河429条562公里,其中市区205条243公里,基本消除黑臭河;全市共完成344条666公里垃圾河整治,消灭垃圾河;全市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重点围绕温瑞塘河“一环三线”,组织开展沿河城中村改造等十大措施,精心打造美丽水乡核心区。

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市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其中向500万温州市民供水、被誉为“温州大水缸”的珊溪水库近三年投入8.2亿元推进五大工程建设,珊溪水源地畜禽整治提前3年完成,削减生猪当量22.6万头。珊溪水源保护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大气治理方面,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建立六大行动部门牵头制度,着力推进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城市扬尘与烟尘、农村废气等六大重点领域治理。全市淘汰燃煤锅炉543台,淘汰黄标车与老旧车7万多辆。完成炼化与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企业VOCs治理183家,燃煤电厂改造实现“应改尽改”。开展绿色工地创建39个,市区城市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100%以上。经过努力,去年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按新标准优良天数达300天,PM2.5浓度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强势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合成革等六大重污染行业1151家企业整治提升。全市共关停涉及重污染企业496家,搬迁入园380家,通过县级政府的整治验收171家。龙湾区、经开区关停淘汰合成革生产线164条,建成重污染行业园区14个。整治后,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削减,其中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排放量削减50%以上。

强势推进落后产能淘汰。2011年以来,淘汰行业性落后产能企业261家,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其中钢铁行业超额88%,造纸行业超额43%,制革行业超额64%,化工行业超额4%,砖瓦行业超额73%。

狠抓“退二进三”。重点推进市区高新区、黎明工业区、吴桥工业区、双屿鹿城工业区、大学科技园等工业区块“退二进三”工作,涌现智慧谷、东瓯智库等“退二进三”典型示范项目,成为新型都市慢生活休闲区与创业创新集聚区。

狠抓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坚持环境污染源头防范。全面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全面启动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工作,市区被划分为6大类86个环境功能区,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2300家工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完成162家市级以上重点监控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严格落实规划环评,近四年来,开展共24大类45个小项“负面清单”试点工作,全市完成规划环评29个。

强化环境预警管理。定期对饮用水源、危险废物、辐射源、学校周边等敏感区域以及涉重金属、危化品等重点监管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隐患点实行预警通报。在全市水环境功能区内,开展水质飞行监测,及时对水质动态变化进行预警通报。根据各地半年污染总量减排情况,对明显滞后于时序要求的属地政府进行约谈预警。根据企业污染程度轻重,实行分级动态预警管理,对重污染企业强化现场检查与污染物抽测。

加强环境执法及应急监管。始终保持环境执法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仅去年就打击取缔非法污染源2522个,查处涉刑环境案件284件、刑拘495人,逮捕373人,刑拘人数居全省第一。

强化环境应急处置管理。扎实推进491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和演练工作,建成38个辐射周边区域的综合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企业并实现应急物资信息共享。

狠抓城乡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四边三化”,全市累计拆除“四边区域”违法建(构)筑物153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废弃物130万吨,清理各类小广告标牌店招和破损无序非公路标志牌20293处,绿化2209公里,成为全省典范。

积极推进绿色创建,目前洞头县、泰顺县、文成县创成国家级生态县。

实施拆违建绿。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四年来,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97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47.6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5572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949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1903万平方米。

强力实施园林绿化,实现“绿满温州”。四年来,全市新建山地公园10座、城市公园50座、滨水公园455座、绿道网系统3668公里,新增城市绿地36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6平方米。

█ 成效之大

经济与生态共赢发展。以创模为总抓手,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与城市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经济与生态实现互促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3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48.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全市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用水量实现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位列全省第二,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类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4年,温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2%,全国161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5位,PM2.5浓度同比下降20.7%;城区主要内河温瑞塘河水质主要污染物持续明显下降,全省污染最重的鳌江水质已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持续保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均低于国家考核标准。

环境设施明显健全。全市已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座,日处理能力达96.2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2.0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99%,危废依法安全处置利用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5%。全市已建成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9座、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站8座、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18座,并建成230多套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环境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环保考核机制,落实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重点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机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实施环保前期论证与环境风险评估,重大工程项目审批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有效实现环境污染源头防范。实行合力治水机制,强化了河道整治和管理。实施企业集聚入园,有效推进了重污染行业整治与小微园创建。实施“一网四法”监管机制,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开启“环境治理”全民模式,有效提升公众对创模的知晓率、参与度与满意度。

公众得到创模实惠。2014年,温州市民享受了300个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五水共治”绘就“水清、岸绿、景美、宜居、休闲”的美丽浙南水乡新画卷,市民享受到了“水中游泳,水上游船,水旁游人”的闲情逸致。“绿满温州”行动让城市到处绿意盎然。近几年,市区先后建成了杨府山公园、白鹭洲公园、九山河公园、墨池公园、中央绿轴公园一期等“十大公园”,人均绿地面积从2010年的一张“床”到如今的一间“房”,一片片废弃地、闲置地变成了小游园、小公园,公园里流动着悠闲惬意的健身人群。城区尖锐的喇叭声听不见了,城市变得娴静安宁。市民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参与环保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崭新优良的城市发展环境,给温州市民注入了新一轮创业创新、赶超发展的信念与激情。

█ 特色之亮

铁腕治水力破创模难题。为深入破解“创模”水质难题,温州市上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借力借势“五水共治”,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逐渐绽现治水成效。近年来,温州水质整体好转,瓯江、飞云江水质为优,全省污染最重的鳌江水质已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实现历史性突破。12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全部合格,优良率达83%。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与去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氨氮、总磷浓度均值同比降幅近20%,温瑞水系高锰酸盐指数已稳定达到三类。

各项工作关键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完成水利投资248亿元(全省第一),约占全省1/4;市本级财政补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全省最多;完成垃圾河整治速度全省第一;新增滨水公园数量(建成178座)全省第一;发动社会捐资总额(6.3亿元)全省第一;珊溪水源保护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成为全国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先进典型。

“一网四法”打造环境执法最严城市。2013年环境执法绩效全省第一,2014年查处环境涉刑刑拘人数全国地级市第一,荣获全省环境执法大比武团体第二名,市环境监察队伍获省级集体二等功。

一方面,实施环境监管网格责任制。把全市划分为249个基层网格,明确网格责任领导、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到位、责任到人”的网格体系。

另一方面,创新环境监管“四法”。 一是部门联动执法法。定期召开信访信息研判分析会,及时掌握环境违法犯罪线索,突出强化环保公安联动协作机制,开展夜间和节假日错时突击检查,强化部门协调合作,确保案件顺利进入司法程序。二是智能监控法。利用水、气自动监测站及在线监测系统的动态监测数据,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运用电子化行政处罚平台,第一时间记录相关违法行为,用信息技术杜绝人情执法,并在全省推广。三是微信直播法。建立全市环境执法微信群,根据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在微信群里图文直播执法现场与整改结果,实行市县大联动,极大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四是执法通报法。环保部门联合公安或法院定期召开新闻通报会,突出公布特大案件查破情况,真正发挥威慑作用;定期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平台,向“两代表一委员”和民间环保人士发送环境执法信息,加大信息公开监督力度。

开启环境管理“全民模式”。 一是全民发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和微信、微博等,广泛宣传创模工作,先后刊播新闻报道2200多篇,推送各类公益广告750万条次,分发30万余份宣传用品、动态短讯150万人次,组织1080多场环保讲座进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活动。在广泛宣传发动下,群众环境意识不断强化,仅去年,民间捐资治水就达6.3亿元,全省第一。

二是全民参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组建治水团、护水团、义工服务团等社会团体,举办“煮水论江湖”环保论坛、环保小卫士评选,持续开展“百团万人”等环保公益行动,不断把创模工作引向深入。很多企业家主动要求担任“河段长”,包干各自企业毗邻河段的河道治理和保洁工作。

三是全民监督。除加强行政督考外,联合人大、政协、“市民监督团”等开展明察暗访,高频次对水、气等全市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监督和巡查活动。举办《电视问政》等栏目,各县(市、区)长与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播述政,接受专家、媒体和观众代表现场提问,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目前节目中涉及的所有问题均已有效解决。

本版稿件由温州市创模办供稿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