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应知&开卷
3上一版  下一版4
 
1小时交通圈连接京津冀
好书推荐
人与树的不解之缘
探寻三江源的谜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与树的不解之缘
树木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而人类对于树木却没有太多付出
《树的秘密生活》
作者:(英)科林·塔奇
译者:姚玉枝 彭文 张海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陈华文

幼年时,常听人说隔壁村有一棵歪脖子老树,谁要是砍其枝,树就会流出鲜红的血,砍树的人则会生病卧床不起。这虽然是一个听来的故事,真伪没去考证,但这让我从小就意识到:树虽然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但树和人一样,也有着鲜活的生命。后来看了电影《魔戒》中讲到的树人,更加认定树是有灵气、有力量的生命体,拥有着人类所不了解的奇妙的思想高度。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树木处处可见,但是对树木的情感却大不如前了。古时候,我们与树为邻,在大树下乘凉、思考甚至休息,其沉稳安全的气质让我们想起父亲,我们还在树上缠绕红绳,祝祷好运,因为在树上长寿与新生并存。如今,这些关于树木的情感少了很多,它不再是我们情感寄予的对象,而成为城市建设的装饰品,少了很多温情与美好。

如果没有古老的森林,就没有今天的人类。人类的所有活动,或者说人类文明的诞生和树木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人类对树的了解却少得可怜。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树种?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它们在自然界中如何生存?与周围生物如何合作竞争?如何从毫不起眼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好在,英国科普作家科林·塔奇的新书《树的秘密生活》,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树为何物。

科林·塔奇经常围绕动植物的科学问题发表高见,还出版过《生活的多样性》。《树的秘密生活》推出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评价其为“一封写给大树的情书”。全书分为4部分,包括“什么是一棵树”、“世界上所有的树”、“树的生活”以及“树与我们”。塔奇用充满温情的笔尖、蕴藏激情和科学活力的文笔,讲述了有关树木的常识,并怀揣敬畏之心探讨了人类为什么对树木有与生俱来的依恋。

只要有心,答案不难寻找,作者条分缕析地进行展开。在人与自然的交集中,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树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响着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日常生活方式的选择。

从历史的维度看,人类的先祖曾经生活在树上,后来慢慢走下树木,学会直立行走和劳动,接着人类文明才得以诞生。

从文化的维度看,树构成了中国文人墨客的文化品格,唐代诗人贺知章曾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元朝诗人马致远曾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类似的诗句不胜枚举。而与树有关的成语就更多了,如暮云春树、万木争荣、尺树寸泓、琼林玉树、玉树临风……本书简体中文版在国内出版时,作者在序言中高度肯定了中国历史上动植物的多样性,认为这是孕育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础。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树木的广泛参与。

步入现代社会以来,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更加清晰。它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氧气的制造厂”,还可以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

然而,也正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于树木的需求也成千上万倍增长,大片林木遭到肆意砍伐。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印尼等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砍树最快、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到2012年,全球被砍伐的树木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按这样的速度砍下去,地球上现有的森林资源或许将在某一天荡然无存。到那时,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好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树木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如植树造林、制止乱砍滥伐等措施。

但是,塔奇认为,植树造林也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扩大林木面积。干旱地区地下水本来就不多,若不断种树,树木会吸收大量地下水,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增加生态负担。当前我国正大力进行城镇化建设,不少地方为了城镇的美化,直接进行大树移植,其实这有违树的生长规律,导致很多树因为“水土不服”而枯萎。

树木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而人类对于树木,却没有太多的付出。在《树的秘密生活》结尾,塔奇建议人类以树为核心,以一种睿智的方式调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对树木、对自然界心存“万物皆平等”的气度,惟其如此,才能让这个世界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自始至终,树知道答案,只待人类发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