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吊脚楼和老木匠
深秋听雁
读秋
秋雨走陕北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吊脚楼和老木匠

 

◆徽音

我们追赶着现代的脚步,玻璃幕墙反射的光影让人迷离,高大的钢筋水泥楼层一排排伫立,站在高处,一个个小方格令人眩目。我们向往着现代化,却忽略了原始的意义。当你走进百年木屋,触摸到历史的印记,你会不会想住在这里,做一个木匠,盖一座自己的房子。

这是一个关于吊脚楼和老木匠的故事。他们传承着祖辈的记忆,用山木搭建家园。然而钢筋水泥的世界中,传统的技艺在慢慢流失。在生存面前,他们只能后退,退到吊脚楼的角落里。

【老木匠】

早晨7点,远处山脉间的雾气还没有散去。木匠李文顺就已经拿着斧头进山了。

他哼着山歌往大山深处走去,蜿蜒的山间小路一走就是几十年,他知道哪里有古树,哪里有野果可以充饥。山林之于木匠,就像土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吊脚楼,他们清楚吊脚楼的每一处结构,每两块木板之间的咬合。取材于山林深处的竹子与山木是吊脚楼最原始也最合适的材料。如何选择好的山木与竹子,是考量一个好木匠的标准之一。

重庆酉阳木叶乡大板营村,李文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3年。他13岁学艺,如今已是40年的老木匠。5年前他结束打工,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木活手艺。

与李文顺聊起当年的情形,他高兴的表情无法掩盖地溢于言表,那是一种幸福的回忆。“这个房子是我年轻时自己盖的,现在修修补补都是我上山砍树做的。”李文顺一边走,一边细致地解说着吊脚楼的建造过程。说到兴奋处,他拿起旁边的树枝给我们比划。

吊脚楼的建造一般需要一个多月,主人家根据地势选好地,进山砍树,建一座吊脚楼,“估摸着百八十根吧”。熟练的砍树工砍得快,火候一到,一声撕扯的“啪”长音,山木顺势倒下,压到草木的窸窣声一段时间后才能平静。新鲜的树木水分多,村民一般砍伐后将其就地晒干,待水分蒸发得差不多后再搬回家。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山民多采取肩挑方式,走在蜿蜒的小路上,搬运着建房或打制家具的木料。

【搭建家园】

吊脚楼这一古老民居,为“干栏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鄂、渝、湘、黔地区土家族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模式。传统吊脚楼属于纯木结构,采用穿斗式,不用一钉一铆。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

吊脚楼的纯木质结构,对前期木料的准备要求较高。熟练的木匠根据地势规划吊脚楼的结构,柱子、梁、枋的数量因地势而异。锯子、刨子、墨斗配合将木料准备好,枋与柱子间的咬合处也需要打通。

木匠在测量基础上将吊脚楼的建筑构件准备好,李文顺指着家里的一堆木屑说:“木活太累了,是体力活儿。过去建房子,需要雇好几个木匠一起工作。按天数收钱,上世纪60年代只要两三块钱一天。可现在虽说涨到150元一天,但会的人也不多了。”

传统的吊脚楼窗子有雕花工艺,由于工艺精细,随着老一辈木匠的渐渐离世,会雕花的木匠也越来越少。“教我木工的师傅两年前去世了,他会雕花,我不会。不过,即使这些老木匠也已经好多年不做雕花了。”李文盛暗暗地叹气。

尽管是100多年前的工艺,雕花窗户上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见,被岁月磨整平滑泛白的窗边保留着良好的工艺,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吊脚楼里的诉说】

大板营村现存的木匠人数很少,小咸村仅有两个木匠,53岁的李文顺和67岁的李文盛。李文盛14岁到木叶乡镇拜师学艺,学了两年后回到小咸从事木活儿。1964年建木房子的村民还很多,李文盛回到村里,不仅能建房子,还会做定制家具。

那时,村里嫁人的陪嫁家具一般都是各家准备木料,请木匠打制,碗柜、衣柜、桌子、凳子等。现在,每家每户依然延续着这份习俗,除去现代化电器,所有家用设施都找木匠打制,用木料与竹钉做成一件件承载着古老工艺的家具。

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自家的碗柜已有60多年历史了,现在的年轻人打出生就有的家具,却对这些东西的具体制作过程知之甚少。黑色漆制的碗柜在角落里默默静立着,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山民。

木匠多靠传承,拜师学艺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盖木房子的人越来越少,对打制家具的需求量也不如从前。村里的木匠不得不改行以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木匠没用”的观念逐渐侵袭到一代代山民的意识里。

李文顺与李文盛的儿子均不会木活儿,现在盖房子的人少了,吊脚楼造价太高,也就没多少人需要木匠,又是体力活儿,太累太苦了,不如出门打工赚钱快。

山里的人生活只是生活,为了生计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虽远离城市,然而由于疾病与生存的困扰加之民工潮的推动,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在他们眼里如何维持生存才是最关键的事情。中国这么大,总有人会这项工艺,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继承和学习的必要。

清晨,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大板营村的全貌就映入眼底,一户户木制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低吟着土家族古老的故事。建造它们的木匠大多已长眠于此,仅存的却也是后继无人。

这些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吊脚楼,是人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而创造的杰作。时间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气息,面对它,只见生命的真纯古朴,不见一丝的喧嚣和浮华。

不禁要问,我们的世界究竟要变成什么模样,那些原有的美丽文化究竟要不要保留?高楼大厦千万间,光影墙与激光束交织的夜空一定强过月光曲和小星星?

木板与木板间的接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断裂,谁能把它们接起来呢?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