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专家详解成因、趋势和对策
武汉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负增长
未来3天区域性污染将加重
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和消费模式
环保产业“湘军”崛起
图片新闻
生产清洁电能 提升企业竞争力
凝心聚力提升全省空气质量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京津冀及周边出现重污染过程
专家详解成因、趋势和对策

 

本报记者吕望舒3月2日北京报道 自今日凌晨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转差,出现重污染天气。此次京津冀重污染过程的成因、主要来源有什么?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应该采取什么后续措施?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从气象因素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日处于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低风速、低混合层高度以及相对较高的湿度,加上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污染物快速累积,促进了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形成。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污染物浓度呈现出南高北低,昨天下午开始,北部地区的AQI(空气质量指数)就开始上涨,今天开始污染物从南往北移动,但主要贡献还是本地污染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介绍说。

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形成初期,SO2浓度持续增加,从污染物的排放来源上看,本次重污染过程中污染物来源贡献较大的依旧是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源,而燃煤污染物主要来自原煤散烧和中小锅炉排放。

“京津冀地区机动车排放包括汽油车排放和柴油车排放,汽油车保有量巨大,在静稳条件下对城区贡献明显,而柴油车则单车排放量大,一次颗粒物排放显著。”柴发合说,“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源主要包括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钢铁、石化和建材等主要工业过程,尤其是春节后开始动工点火,对空气影响很大。”

“改善燃煤结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燃煤的燃烧方式比燃煤的使用总量更重要,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比例,对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的改善会有很明显的作用。”南开大学教授冯银厂说。

重污染过程形成后,必须在加大各地本地源控制力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实施区域内统一协调的防控措施,在联防联控的同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城市应急减排,有效地降低局地污染源排放。

目前,按照“2+4”的协作模式,北京、天津分别与廊坊、保定、唐山、沧州建立了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在资金和技术上进行援助和支持,这将对加快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区域传输影响、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后续应继续加强应急控制,各地要真正控制好燃煤污染,包括高架源和量大面广的低架源,特别是原煤散烧。在不可避免遇到空气重污染的情况时,要做到早预测、早预警,尽早采取措施。”柴发合说。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