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党政同责 落实一岗双责
浙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试点初探
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执法监管
八地“一证式”管理模式各具特色
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亟待编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亟待编制

 

◆韩凯

今年是环保法的实施年,各级环保部门要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环境监管执法就是这场攻坚战的主要阵地之一。

笔者认为,为提高环境监管执法部门的能力和职业化水平,当前亟待开展企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编制工作。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梳理执法检查流程,明确执法检查要点。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对强化环境监管的作用可以概括有3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打牢环境执法工作基础。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是环境执法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各级监管部门能力基础不同,执法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的建设历程、环评及“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调查了解不够全面细致,有时不同的统计渠道调查出的数据存在天壤之别,造成工作被动。编制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要全面梳理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对违规建设项目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的要求,建立台账,分类清理,督促按期完成;对企业生产设施进行全面调查,查找水、气、固废等各类产污节点;对照产污节点检查污染物收集及处理设施,搞清楚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量;掌握各类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污染因子是否能够达标,固废贮存场所是否规范,转移处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做好这项工作周期会比较长,要求会比较高,但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就可以解决环境监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要从打基础的角度出发,组织精兵强将,集中时间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有利于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监管。当前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人员不足与污染源量大面广的矛盾十分突出,执法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现有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真正具有环保相关专业学历的不足1/3。有的执法人员到现场检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看外排废水颜色,闻闻厂区周边气味,问问设施运行情况,难以真正发现问题。编制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实施“一厂一策”,固化现场检查工作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检查要点,相当于手把手地教。执法人员能够清楚如何判断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中控系统应该检查哪些参数,参数控制的范围是什么等。与移动执法系统相衔接,可以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性,解决执法人员不会查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落实随机抽查制度。为了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解决检查任性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各级环保部门着手实施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按照制度设计,抽查要实行“双随机”,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实事求是地讲,执法人员不可能对辖区内每一家企业了如指掌,执法难免会存在盲区,导致检查不到位。编制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执法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展开工作,解决随机抽查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大的问题。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污染源现场检查操作规范编制工作,必要时可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步骤,先选择不同行业企业制作样板,然后根据规模由大到小、监管级别由重点到一般,逐家企业落实,使其成为执法人员打好短板攻坚战的“武器弹药”,成为提升职业化水平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