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违规情节严重将取消资质委托
禁批钢铁等新增产能项目
优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北京一季度淘汰老旧车8.37万辆
宁夏 强化教育 解决问题
机动车检测谁在添乱?
40项工作列入省委改革台账
水碧荷香蟹肥的“两山论”实践
打造“四型”环境管理队伍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动车检测谁在添乱?

 

◆本报记者闫海超

综观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作弊的乱象,可谓纷繁复杂。

比如,“黄牛”遍布,只要肯花钱,濒临报废的问题车就能免检上路;比如,装上造假软件,不管是否用了净化尾气的催化剂,不管是行驶5万公里的车还是行驶25万公里的车,检测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再比如,专家队伍鱼目混珠,假冒伪劣简易工况法检测设备蜂拥上市等。

对机动车进行环保检测,初衷是倒逼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减轻空气污染。然而,现实的检测过程中却存在不少监管漏洞,让不少人钻了空子。

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不少车主将检测视为走过场,认为只要花钱就能过。同时,也有一些检测站与“黄牛”内外勾结,合伙造假。

对于种种作弊的方式方法,媒体已经有过不少报道,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多年来却仍屡禁不绝,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利益使然。通过作弊,检测机构、“黄牛”、车主可以各取所需。

对于检测机构,作假可以争取到更多车源。此前有媒体披露,很多检测站实为站长私人或企业承包,“检得太严就没人去”。

据悉,2011年3月,环境保护部曾对全国上千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过检查,当时就排查出各类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检测问题200余项。其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环检机构不仅可以通过设备、软件等作弊,检验员凭借自身对检测设备的了解,还可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人为操作影响检测数据。

据报道,天津一家检测站的维修人员表示,尾气排放检测的人为操作空间很大,检测器离排气管“差了几厘米”也会降低排放值。

对于“黄牛”,目的更直接,就是为了从中渔利。他们深知,检测机构收入的高低是以量取胜,就是要多验车。因此,通过给检测机构拉客户,违规操作,让检测车辆花钱过关,不仅增加了检测机构的车源,自己也能够获得不菲的收入。

对于车主,如果能够拿到合格标志,进而延长机动车使用年限,花点小钱也是值得的。

机动车检测乱象始于利益,但根源在于没有将使用者、检测者和监管者的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纳入其中。

机动车尾气检测表面来看法规标准较齐全,但有些法规实际操作性差、法规标准无法衔接。另外,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对环检机构进行验收时,主要关注场地、人员、资质材料等问题,对检测设备考核的内容较少,也很少对检测数据质量进行考核。

有专家提出,目前我国尾气检测方法、实验室计量认证、发放绿标黄标等环节都存在问题,使管控和改善机动车污染排放成效打了折扣。

面对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作弊的乱象,如何加以遏制?怎样进行完善?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谋划的。

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并提高违法成本。例如,一旦发现使用造假检测软件便“一票否决”,终止检测机构行业准入资质;一旦发现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参与作弊,便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使其不敢违法、不想违法。

另一方面,或许可以考虑打破检测认证机构的垄断,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将各环节的技术考核报告、检测报告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