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行为
图片新闻
6个断面未达水质考核目标
摘掉黑帽子 亮出新名片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摘掉黑帽子 亮出新名片

 

上接一版

空气质量的改善使安全隐患得以防范。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推行了集贸市场集中点火、小火炉置换为生活用液化气灶具或电器取暖、未供暖楼院实施集中供暖并网改造、禁止使用劣质煤和有烟煤以及禁止焚烧垃圾落叶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同时,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应用多元化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对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全方位、不间断巡查管控,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以上报或解决到位,保障了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

克服“消极情绪”,塑成“积极作风”

工作作风转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使兰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形成了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兰州蓝”的取得,关键在于兰州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倡导并形成了“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了行动,落到了实处。

能力素质提升。一方面在治污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选拔干部,一方面也在治污一线考验干部、识别干部、评价干部。通过设立督查室督察员流动工作机制,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不作为敢于动真碰硬,严厉问责和查处工作不力的干部。2012年对治污不力的原市环保局局长和交警支队队长进行了撤职处理,2013年对55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免职等处理,2014年对25名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2015年有65名干部被问责,同时有18名干部因治污得力被提拔重用。通过严格的督查问效,以及对督查队伍中的优秀干部和工作中发现的优秀基层干部大胆推荐和提拔重用,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提振了全市各级干部的工作激情,提高了干部的能力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这种好的机制和氛围也正在向全市其他各方面的工作不断传递。

工作效能提高。通过积极投身治理大气污染整体战攻坚战,打消了“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等多重顾虑,杜绝了治污工作初期各部门和县区政府普遍存在职责不明、落实不力、面对治污形势信心不足、思想松懈,接到任务“应付干”、有了责任“相互推”、遇到困难“绕着走”的现象。转变了观念,增进了配合,锻炼了干部,强化了担当,提升了效能。

打响“兰州经验”,亮出“全新名片”

兰州市将网格管理从大气污染治理延伸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平安兰州建设、城市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领域,逐步实现城市各项管理常态化、信息化、无缝隙、全覆盖,全面创建宜居城市,打造兰州“全新名片”。兰州治污加强了环境信息的公开、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人民满意度上升、社会的凝聚力增强,同时得到了上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大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兰州市通过环境信息公开与宣传教育,搭建环境公众参与平台,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严格的监管使得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兰州治污得到充分认可,国内外知名度上升。兰州市治污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4年8月,环境保护部在兰州市召开了包括京津冀在内的14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推广了兰州市的做法并概括为“兰州经验”,特别强调兰州的做法对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为全国重污染城市治污树立了信心,对全国治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央党校将兰州治污经验作为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推介;多家媒体发表了相关报道;全国有300多个城市先后来兰州调研治污工作。2015年12月,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并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随着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显现,以及兰州治污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兰州蓝”已成为兰州市的“全新名片”,助力兰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标题为编者所加,本报刊发时略有删改)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