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武汉首次将异味扰民纳入监管
莱芜治气严把考核关
深圳举办“东进战略”论坛
北京丰台今年PM2.5力争降14%
图片新闻
唤起社会关注生态的热情
整合资源 协同创新
运用多媒体手段做好环境报道
环境保护部关于2016年5月30日~2016年6月20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审批决定的公告(核与辐射)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合资源 协同创新
盐城工学院为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闫艳 范晓黎

在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宣传栏里,记者看到这样两个数据:盐城地区近1/3的环境评估项目由这一学院及其创办的学科型公司组织实施并监督控制,每年为500多家企业提供环境支撑和技术保障。

绿色发展根植人心

盐城工学院的学生郑般若来自甘肃,他通过学生自行车绿色出行找到了商机。

2015年,郑般若创办了盐城市欧巴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了“欧巴岛”绿色时尚简约自行车品牌,“欧巴岛”系列产品集时尚、简约等特点于一体,提倡环保、简约。

这一品牌一经问世在大学生中刮起了“绿色出行”旋风,2015年3个月产值达到100多万元,利润31万元。

据了解,环境学院绿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将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依次分成基础能力、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等3个层次,并以此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课程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按照专业发展定位,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监测与评价、环保工程设计、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营等“三面向”,并以此核心,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建立相应的课程群。

同时,盐城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深入研究,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理论,发挥在生态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保护建设国家绿水青山培养专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每年定期举办学生水文化艺术节、环境日活动,以及“绿色出行从我做起”,在学生内心深处扎下绿色发展责无旁贷的决心。

留住人才做好技术支撑

青年教师付强原毕业并就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因对环保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滩涂环境保护科学的热爱,选择了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

付强通过大量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在滩涂生源要素、重金属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滩涂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生态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兼顾地方需求,提供了“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变化预警报告”等报告,为滩涂管理部门提供了大量技术和数据支持。

同时,环境学院借鉴“斯坦福-硅谷”模式联合国家级盐城环保科技城,构建“高校+园区”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建设“卓越环保学院”,为绿色环保产业做好技术支撑。学院在盐城市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盐城环保产业集聚优势,整合环保科技城内资源,与环保科技城建立起“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与环保科技城进驻企业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学院立足于地方高校融入产业发展的优势,以人为本、面向产业、因材施教,使专业教育既着眼于产业政府的外在需求又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内部的精神性诉求和能力培养,全院师生将教学和科研定位于提升当地环境质量,围绕大气治理控制、化工园区废水处理技术以及危险固废资源化与安全处置等领域,通过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生毕业后部分同学选择留在环保城为地方环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