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需落实空间需求
强化整体设计 建设生态城市
“我为改善环境质量献一策” 征文启事
增强基层环保部门战略定力
推进污染治理 护航经济发展
结对帮扶企业共促绿色发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整体设计 建设生态城市

 

◆孙蕾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快速向城镇集中,城市负荷加大,生态问题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是人类绿色生产、生活的宜居家园。打造生态城市,能破解一些城市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公众生活质量。

当前一些城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丘陵、林地和湖泊被过度开发,生态系统功能下降。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湿地不断减少,绿地、林地缺乏连接,生态空间孤岛化问题凸显,生态调节功能弱化。如民建湖南省委提案《关于保护好我省城市水面,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建议》指出,长沙市某年减少山塘3163亩,减少湖泊106亩,占长沙市水面的4.5%。

二是城市绿地建设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目标和建设标准。一些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存在盲目性,没有有效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影响城市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价值的提升。绿地空间主要呈点线状分布,面状分布不连续,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系统,难以满足公众对城市景观的诉求。一些城市开发的商业居住区容积率高,绿化率及其他生态指标达不到基本要求,旧城区改造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改善考虑不够。

三是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影响污染物扩散。当前很多城市为了追赶潮流都在建设超高建筑,大体量的高层建筑形成屏障,影响大气流动,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如何打造生态城市?笔者有如下建议:

明确生态城市建设路径,制定发展规划。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城市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美国近年来提出的“精明增长”概念值得借鉴。如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建筑设计遵循紧凑原理,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有效降低基础设施、房屋建设成本;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自行车或步行能够便捷到达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减轻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等。

遵循原生山水足迹,打造城市绿地系统。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分布均匀、适当集中、点面结合、层次丰富的城市绿地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应。据湖南省林业厅调查统计,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为327.270亿元,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价值为386.296亿元。据研究,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尘达20kg~60kg,绿地减尘率达37%~60%。因此,要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建设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相匹配的绿地生态系统。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构建低碳经济体系。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消耗的生产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理性消费的生活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制度,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探索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打造生态文化,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通常认为,历史遗迹、文化遗存、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文化底蕴等都体现了城市文化价值。城市的一山一水,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精神。因此,要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尤其是挖掘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以此为引领建设生态城市。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