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绿色汽车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用车仍要接受定期排放检验
河北加气设施建设提速
图片新闻
车主遭遇车内异味侵害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主遭遇车内异味侵害
甲醛、TVOC等超标,消费者维权艰难
 

编者按

开上新车后不久,发觉车内有严重的异味;车里坐久了,莫名其妙地流泪、头晕、喉咙痛……不少车主被这些问题困扰,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

小编在中国汽车消费网上看到,许多车主在投诉自家车内的“迷之异味”。从被车主称为“移动马桶”、“移动毒气室”的福特蒙迪欧,到被称为“豪车中‘蒙迪欧’”的奥迪Q5,众多消费者面临着“车内异味严重却无力维权”的困境。

车内异味的普遍与严重、车主维权的艰难与漫长,从媒体公开报道的部分案例就可窥知一二。

新中华:行驶4年甲醛仍超标4倍多

2002年,家住江苏张家港的王先生买了一辆新中华轿车,但是没过多久,他明显感觉身体有些不适,经常浑身瘙痒,还特别容易感冒、头昏。2004年,浑身瘙痒已发展成牛皮癣。2006年年初,医生诊断,他的免疫系统已经遭到较大破坏,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而且患上了一种非传染性的肝病。

王先生通过当地的室内环境检测中心,按照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和程序,对其车辆进行检测,结果为车内甲醛超标4.4倍。

2008年7月,王先生来到沈阳市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讨说法,坚持认为自己的病是车内污染所导致。但厂家一口咬定,他们生产的完全是合格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2008年10月,王先生再次得到厂方的手机短信回复:不能给予赔偿;理由为车是合格产品,没有证据证明能够引起类似疾病。

新甲壳虫:车内甲醛、TVOC均超标

江西上饶的张女士于2007年6月购买了一辆进口敞篷新甲壳虫小轿车。自使用之日起,车辆就常常出现浓烈的刺鼻味,开车时间稍长,全身就会瘙痒难耐,头晕胸闷。

张女士多次找到经销商,尽管对方每次都采取了暴晒、透气等方法处理,但收效甚微。

2009年7月,张女士将车送往江西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做有害气体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车内甲醛超标3倍,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两倍,其他项目符合标准”。随后张女士向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

对此,经销表示,所有车辆部件进口时都已经过检测,确认质量合格后才出售给消费者。他们认为,张女士的检测报告本身没有问题,但其检测时所依据的标准却有问题。其依据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是否适用于汽车领域尚无定论,不能据此认定车内空气污染超标。

东风雪铁龙:车内甲醛严重超标

2010年3月初,北京的崔先生购买了一辆东风雪铁龙轿车,不久发现车内有强烈的异味。几个月后,异味不但没消除反而加重。崔先生额头两侧头发不断脱落,并常头晕头痛、血压偏高。同年7月,他委托相关机构检测,结果为“车内甲醛严重超标”。崔先生起诉要求汽车销售公司退车并返还车款,同时赔偿医疗费、检测费等,共12万余元。

奔驰C200:甲醛、TVOC总量超标

张家港的金先生2011年前后购买了一辆奔驰C200。此后,金先生经常出现咳嗽、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做了体检后,他被告知双肺出现了纹理增多的现象。为了弄清肺部出现的病变是否和自己的汽车有关,2012年8月,金先生自费委托检测公司进行了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金先生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和TVOC总量超标,均为国家颁布标准的3倍左右。金先生根据此检测报告至奔驰公司讨说法,但对于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奔驰公司不予认可。

金先生并非唯一遇到此问题的奔驰车主。事实上,自2012年9月,奔驰车主们开始大规模向各地奔驰4S店反映,要求解决车内异味的问题。然而,他们却遇到了几乎相同的处理程序——暴晒通风、桑拿或光触媒除味,然而这些方法并未奏效。

三大豪车:车内阻尼板可能致癌

2013年3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奔驰、宝马和奥迪车内使用的阻尼材料污染车内空气,可能诱发癌症。据报道,为降低成本,奔驰、宝马和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经过专家和相关部门检测,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央视节目播出后,三家车企迅速做出反应为自己辩护,均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着手进行调查,以妥善解决问题。

但三家车企不约而同地强调,目前在中国生产汽车使用的是进口阻尼部件,符合各自的全球质量标准。

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各大汽车论坛、投诉网站,甚至车主自发组织的QQ群内,对车内异味的投诉从未停止。

从他们的经历可以看出,无论是与企业直接对话,还是通过法律途径,“没有相关标准”总能成为企业的挡箭牌。

虽然在2012年,国家层面发布了一份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车内常见有害物质提出了控制要求。但由于指南只是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性,因此实施效果甚微,消费者对车内空气污染投诉依旧没有结果。

车内异味来自哪儿?异味问题怎么解决?在“相关标准”空档期,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

本报将持续关注车内异味问题,推动汽车企业早日重视,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来。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