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江苏探索环保信用联动机制
有了切肤之痛才能洗心革面
打造生态良好的绿色滹沱河
万亩胡杨林畅饮解渴
费改税有利于解决执法刚性不足等问题
图片新闻
严格控制海湾内围填海
甘肃保持汛期备战待命状态
吉林省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切肤之痛才能洗心革面

 

张楠

江苏省宿迁市5家企业因环保信用极差,被当地环保部门评定为“黑色”企业,受到暂停业务支持、限制信贷、电费加价等处罚。宿迁市对环保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处,让失信企业处处碰壁,有助于企业重视自身环境信用,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在现实中,一些企业表面上大力支持环境保护,暗地里却“说一套做一套”,环保严重失信行为依然存在。例如,有的企业在数据监测上动手脚,在水样中偷偷加注纯净水,稀释污染物浓度;有的企业伪造环评信息,骗取环评审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 手段恶劣,若不加以惩处,则容易导致企业群起效仿,对整个区域的环境管理造成巨大的危害。

环保失信企业之所以这般肆无忌惮,除了信用意识薄弱和侥幸心理作祟之外,违法惩戒未触及其“痛处”恐怕才是根源。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相比于环保失信行为潜在的巨额收益来说,违法成本往往显得很低。只有让环保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环保失信行为。今年7月,国家3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标志着环境信用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31个部门开展合作,将使“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根据《备忘录》,各部门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环保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在市场准入、融资融信、土地供应、评优表彰等方面进行限制。这些措施一旦实施,将使环保失信企业付出巨大的代价,轻则发展受限,重则被逐出市场。这也意味着今后对环境失信行为的惩戒不再是“不疼不痒”,而是“直击要害”。

民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信用经济,只有信誉良好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旦失去信誉,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立足。举例来说,一些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屡屡失信于消费者,即使日后“痛改前非”,大力改进产品质量,也很难再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甚至被市场淘汰。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联合惩戒的开展,有助于整顿市场秩序,形成“正向淘汰”机制,让环境信誉良好的企业脱颖而出,从而激励并带动形成人人重视环保信用的良好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