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驴得水
留住古镇 留住乡愁
《中国热贡艺术精粹》出版
大梦初醒
用手中的笔绘出理想家园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人丧失了底线
驴得水

 

◆张春燕

初看之下,电影《驴得水》的开场颇有世外桃源的幽远,辽阔的青葱草原,黄土窑的雨神庙,一座柴禾搭建的驴棚。阳光普照大地,青草依依、微风徐徐,观众心里充满暖意。

1942年的背景,西部高原上的几眼窑洞里,4个知识分子立志改变中国农民的“贫、愚、弱、私”,千里迢迢从北平来到甘肃的穷山沟里支教。他们用微薄的薪水,勉强建了一所民办小学。几个怀揣着教育梦想的人,在吃水都困难的现状下,坚持发展乡村教育。幸亏一头驴的加盟,不仅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还给老师们创了收,吃上一份空饷。

不料一封电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上级教育部特派员要下来考察,指明要驴得水老师在场,随之而来还有美国慈善家的一笔巨款。驴得水还是吕得水,驴还是人的谎言,险些被拆穿。幸亏一个铜匠及时出手。但一个谎言的开始,注定需要另一个谎言来掩盖。谎言的持续接力,最终在一声枪响中轰然崩塌。

可以说,《驴得水》狠狠地抽了一记现实的耳光,4个原本怀着美好目的的知识分子,在利益和金钱诱惑下纷纷堕落。而编剧、导演周申表明了他的初衷:一群知识分子,原本想做一件好事,但他们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不断妥协,一点点丧失了底线,最终结出了恶果。我们想探讨,那些美好的东西在真正遇到困难和考验的时候,弱点在哪里?面对制度,个人的责任是什么?面对欲望,个人到底有没有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先天遗传的生物性,和设身处地的社会环境。人之初,性本善。但如果置身的环境不同,人性的善与恶,便一触即发。

现实生活亦如是。在一个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和法律秩序井然的社会,人们会普遍地表现出对秩序的遵守,对文明的捍卫,对自然环境的友善。而在贫困潦倒、食不果腹的年代,人们大多会表现出利己主义的特质来。有多少毁山伐林是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多少工业污染是商人利益熏心?

正是因为人的善恶依赖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才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引导每个人弘扬心中善的部分。通过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作为引导,为公平呐喊,让正能量发声,让每个人能安居乐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有尊严地生活着。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育。《驴得水》中,校长有一句话余音不绝: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夫子的意思很明确,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认为,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而教育,不正是消除愚昧、拯救贫困、恢复青山绿水的利器吗?

普及生态文明思想,让环境优美地区牢牢抓住资源禀赋,锦上添花;让资源贫瘠地区坚守生态底线,寻求转型发展。长此以往,人性向善,世界安好。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