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带孩子到自然中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孩子到自然中去

▲图为小女孩在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做植物生长记录。 塔拉摄
▲图为女孩在参加乐享自然工作室组织的“聆听自然声音”的活动。 张小婷摄
▲图为高梓玥在深圳福田生态公园就着帐篷边缘滑下的雨水洗手。 陈妍凌摄
 

◆本报记者 陈妍凌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日前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王清春老师团队发布《2016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指出自然教育行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带城市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呼声渐隆。

自然教育是开启孩童情感和心智的钥匙

细雨蒙蒙,几名小学生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把落叶蘸上环保颜料,拓印在明信片上。大作完成,一双双小手也被染成了五颜六色。环顾四周,没有水龙头,怎么洗手?

市民李女士从背包里翻出湿纸巾,递给9岁的女儿高梓玥。女儿却不接,径自跑到活动帐篷边,就着帐篷边缘滑下的雨水洗起手来。同行的9岁男孩一一则蹲在数米外的木栈道上洗手,那一洼洼小水坑就是他的天然洗手池。男孩不时回头,乐呵呵地望着立在帐篷下的母亲申女士,一副“瞧我聪明吧”的自豪模样。

本次活动是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许多自然教育从业者反映,曾被家长质疑:“到大自然中,孩子究竟能收获什么?”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时间宝贵,倒不如参加音乐、绘画、外语等兴趣培训班更“有用”。

研究表明,儿童与青少年接触大自然,对其身心健康、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行为能力提升等,都有帮助。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荣誉会长廖晓东指出,中小学生应当享受大自然这个天然的教育资源,从中获得审美、认知、快乐、健康等。大自然是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的审美对象,能够引导学生向美、向善。激发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促进多方面能力发展,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生态学研究等。

“自然教育是开启孩童情感和心智的钥匙。”廖晓东表示,孩子们在了解物种的形态、名称的过程中迸发出疑惑、好奇和惊讶,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愉悦中感知生命、生活的美好和珍贵,最后转化为解惑求知的欲望,这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然教育强调到自然中学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话在自然教育领域也适用吗?

一一的母亲申女士,每一两周都会带孩子参加自然体验活动。“不能把孩子当罐头一样,往里灌输知识。”申女士举例说,课本上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孩子如果没见过,怎么能理解透?

当下,小学的自然课、中学的生物课等,都有大量自然、环境相关内容。但教学手段多限于课堂内的传授和讲解,辅以图片展览、影视作品欣赏等。对此,廖晓东认为,环境教育强调到自然中学。身临其境,观察活动,是环境教育活动和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差别。如果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兴趣很难持久。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待环境问题的情感、态度和观念,作用甚微。

在自然中,总有一些惊奇和喜悦,是课堂教学难以传递的。厦门大学教授李振基曾在野外偶遇两只趴在地上对峙的豆娘。他悄声上前,没想到还是惊动了其中一只。小家伙迅速腾空而起,保护领地。李振基笑道:“另一只大概误以为同类要和自己决斗了”,也随即飞起,与对手缠斗在一起。

“生命的感动不是符号可以传达的。”台湾作家、生态摄影家徐仁修认为,自然杂志和纪录片只能传递自然符号,而真正身临其境时,大自然的每一缕气息、每一种声响,都是生命的邂逅。比如,行走山间,忽地一回眸,一株盛开的兰花犹如与你眨眼一般,“好像我们认识了很久。”

生态旅行并不适合所有人,可以从身边的自然观察开始

大自然这么有趣,还等什么,赶紧收拾行囊,向荒野出发吧。

且慢。“不了解家园,去了远方,也是瞎转。”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说。

徐仁修指出,生态旅行并不适合所有人,它对参与者有一定的要求。一来,参与者要对自然生态抱有基本的认知和兴趣。生态旅行旅途艰辛,常常需要长途跋涉,连换飞机、汽车、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只把它当做娱乐或对自然兴趣不足,都难以坚持。二来,要有耐心。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并非唾手可得,生态旅行者时常为了邂逅一个小生灵而静候整整一天。三来,要能够享受过程。在位于东南亚的婆罗洲,蚂蟥和蚊子是“常住居民”。在那里,徐仁修和同伴会把成群环绕在头顶的蚊子想象成“圣人光环”,相互打趣;夜里休息前,不是互道晚安,而是揪出衣服上的一只只蚂蟥,道一声:“你有几条?”

考虑到生态旅行的经济成本等因素,寻荒问野在当下还无法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徐仁修建议,大多数都市人可以从身边的自然观察开始,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了解并尊重自然,建立与自然的连结。

与动植物建立情感共鸣,才能与大自然连结

到自然中去,能否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与大自然的连结?

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钰琪对53位城市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探究有效建立与自然连结感的教育情境。

曾钰琪发现,感官体验和环境情感的激发是很有必要的。环境自然度越高、越新奇、景观越美,连结感越强;正负面情感越强烈、环境记忆越深、引导思考自然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越多,连结感也会越强。同时,不少青少年反映,在自然中休息的时候往往感觉与自然最亲近。有的人闭眼躺在草地上,能感觉小虫子从身上爬过,有的则感受到太阳晒在脸上,风在吹,特别舒服。

一些自然教育工作者主张,体验者并不一定要知道各类动植物的名称,关键在于与它们的故事和情感共鸣。徐仁修则坦言,自己并非专门研究动植物,而是和它们做朋友,“我可以用口哨把老鹰叫过来。”

此外,曾钰琪还发现,自然教育过程中,过多的社交互动、团队活动会阻碍自然连结感的培养。诚然,小团体或辅导员有助于建立环境安全感,但团队竞赛、闯关游戏、密集进行环境科学学习,没有放空和独处的时间,不能自由探索或观察环境等,都可能使自然教育事与愿违。

八方来音

请不要吓坏孩子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荣誉会长廖晓东认为,中小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伤害,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有特殊性。

廖晓东反对一些环境教育组织的做法——搜集大量近似恐怖的、环境破坏的图片,用宣称“人类命运正处于危急之中”等恐吓、过激的语言,对中小学生进行所谓的环境教育,甚至鼓动他们直接参与对抗行为。

“请不要吓坏孩子,孩子们还小,无法理性地面对黑暗,不要用仇恨、偏激灌输幼小的心灵。”廖晓东说,孩子们的心理成长需要阳光、雨露,应该更多地利用美好的事物,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让爱充满孩子的心灵。不管环境有多么糟糕,我们还是要带领孩子去发现冲破乌云的一缕阳光,去寻找石缝里挣扎出来的精彩。

自然教育需要历史知识

“自然教育需要历史知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认为,中华文明中,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底蕴,比世界上其他文明要丰富得多。如福建的许多庙宇、碑文,都记录着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典型。因此自然教育不要只向西方学习,还要传播中华文明理念。

陈家宽以长江流域的文明兴衰为例进一步阐述。中华文明中,长江流域非常重要。早期中华文明的考古资料主要出现在长江源头。如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直立人元谋人的化石,就是在云南发现的。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震惊世界的旧石器时代和农耕文明历史遗迹,这里还孕育了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赣文化等,曾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

“我们的自然学校,如果不给孩子和公众讲我国丰富的历史,那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陈家宽说。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