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破除流言 正本清源
协作研究雾霾健康影响
图片新闻
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更小
2016环境与健康十大流言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流言 正本清源

 

李军

流言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环境与健康方面的流言同样不少,涉及水、土、气、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有些流言甚至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扒出来传播一次,而且关注度不减。网络上、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更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叫人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有些甚至危害甚重,引发社会恐慌。

在环境与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这一领域相关流言缺乏科学根据和事实支撑,甚至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误导了社会,影响了公众情绪。扒一扒这些流言盛行的原因,不难发现,其中既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有着高度相似的传播逻辑。

从消息源看,既有利益的驱使,也有人们善意的以讹传讹。比如,有些商家为了销售净化器产品,引用一些未经证实的所谓国内外权威专家研究,夸大空气污染的危害。这些伪科普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大行其道,让社会情绪长久处于莫名的焦虑之中。在此般背景下,稍有风吹草动,都能引爆舆论场。

从传播者来说,往往是科学家缺乏媒介素养,而媒介又缺乏专业素养。科学家说话力求严谨,善于理性分析,这会造成语言晦涩、专业,普通老百姓听不懂。而大众传播本来应该担起向公众准确、生动地传播相关知识的责任,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大打折扣。如部分媒体从业者缺乏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在科学语言转换和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传播错误,有关自来水亚硝胺的报道、雾霾含耐药菌等,皆为此类。还有一些以科普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为吸引眼球、赚取点击量,在发文时进行“标题党式”的加工,把科研中尚且存疑的推断当作确凿的结论进行传播,使读者产生片面理解。

撇开流言易于传播,简单直白等优势,从受众角度看,流言或谣言盛行还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人们在没有获得自认为权威消息证实的情况下,大多会采取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统计显示,微信用户平均每天在微信平台上阅读5.86篇文章,排名第二的就是健康养生类文章。人们在网络或者微信朋友圈传播时,往往又忽视对信息真实性的查证,只是想当然地转发分享,有意无意地对流言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流言从来不是新鲜事,从古至今皆有之。马克·吐温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今天,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流言和谣言插上了翅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抵制流言传播,需要政府、科学家、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斩断谣言的传播链。

首先,政府部门要及时辟谣,传播正确信息。面对各种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很多民众存在“只怕万一”的思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知道谁能提供最及时、权威的说明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打消疑惑、安定人心的关键,是最大程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有义务用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多渠道发布信息,帮助公众增强对流言的辨别能力,进而全面提升环境与健康认知水平。

其次,科学家要及时发声,以正视听。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被奉为权威,应发挥专业特长,传播科学知识,避免在舆论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其实,科学家不仅应该站出来说,更应学会说,用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话,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让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如果公众听不懂科学家的语言,也就失去传播普及的意义了。

再次,媒体要提高专业素养,避免不实或虚假新闻。破除流言,媒体从业者当然要恪守职业操守,严把新闻审核关,不能搞“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网上的东西,想当然地加以解读分析。对于某些专业性问题,要深入到有关部门实地采访,向权威专家求教求证。特别是,当一些科研议题尚处于研究和讨论阶段,在被科学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结论前,应谨慎传播,一个前提丢掉、一个假设遗漏、一个推论不慎,就很有可能在传播谬误。

此外,公众还应多一些质疑精神,不能盲听盲信。《荀子·大略》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信息时代,面对网络上的流言蜚语,作为接收者兼传播者,我们理应多一分理智,多一些质疑,而不是毫无分辨地全盘接受。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加查证,就不会被各种流言牵着鼻子走。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