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对话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造宜居绿色生态新城
华北地下水超采亟待控制
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验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宜居绿色生态新城

 

对话人:安徽省和县县长戴瑞

戴瑞,1973年12月生,安徽宿州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92年9月安徽大学法律系学习;1996年7月在合肥市司法局、省政协办公厅、省高院工作;2004年4月任安徽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权益部副部长、部长;2011年10月任和县县委副书记;2014年1月任和县县长。

采访人:本报记者潘骞 通讯员周凌云

支撑生态强县战略的基础是什么?

■以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支撑和县实施生态强县战略的基础是什么?

戴瑞:和县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拥有陋室、霸王祠等多处历史人文景观和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坐拥41.6公里长江岸线和7条通江河流、67座水库,是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

历年来,和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早在2003 年5 月,就被批准为第八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从那时起,和县就坚持以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生态镇、生态村创建为抓手,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为切入点,在全县广泛开展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通过努力,全县的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工业污染控制能力、城乡生态环境指标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群众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县委、政府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生态强县战略”作为全县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为发展留足空间,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环境报:进入2017年,和县在生态县建设方面将有何新举措?

戴瑞:和县将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补、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推进“生态和县”建设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大力推动智能装备、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二是严格执法,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闭一些小型、高能耗的污染企业,2016年关闭了小水泥、黏土砖窑厂3家。三是以有效监管为目标,建立环保巡查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量,保持环境安全高压态势。四是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活水靓城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生态建设是一项任务十分艰巨的工作,和县将按照《和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力争实现“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着手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未来的和县将是一个显古、秀水、拥河、滨江、生态、宜居的城市,是一个“远者来、近者悦、居者乐”的绿色生态新城。

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有哪些?

■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补、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推进“生态和县”建设。

中国环境报:和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着力点有哪些?

戴瑞:和县推进生态文明,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工业污染控制方面。在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治理。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明管改造、雨污分流、集中供热、污水节制闸,盘景水泥脱硝、华星化工工艺废气治理、海德石化油气回收治理、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禁燃区内燃煤小锅炉清洁化能源改造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完成,并发挥效用。强力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所有到期矿山一律关闭,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关闭非煤矿山12 家,生态修复面积2687 亩。

生态建设方面。一是全面开展绿色创建。全县已创建省级生态镇4个、省级生态村7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4个,全县已有52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称号。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工程,对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污水处理工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县所有美丽乡村建设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生态精品村均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PPP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垃圾“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累计投入资金两亿多元。三是大力实施绿色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强化“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绿色长廊工程。通过待利用地“以租代种”的模式,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对全县过境河流和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水环境综合整治,得胜河、滁河、牛屯河的一期整治工程已经完工。

城市建设管理方面。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合理科学规划,畅通水系和城市通风廊道,增加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39平方米。制定《和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划定“禁燃区”和“禁行区”,严控烟花爆竹燃放,杜绝黄标车进城,并新增纯电动公交车40辆,堵疏结合防治大气污染。大力实施城市雨污管网改造工程,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严控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城区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95%。对城市卫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天候保洁,主干道12小时保洁、次干道等道路8小时保洁。全力推进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7个镇已有两个镇建成镇区污水处理厂,另外5个镇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项目已经与中车集团签订协议,采取PPP的模式建设运营。此外,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生态县等“四城同创”。目前,省级卫生县城已获提名公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全面达标,文明县城综合测评位居全省前列。

农业生产方面。做足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文章,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引导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态有机肥,严控面源污染。目前,全县拥有优质水稻基地20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8万亩,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9个,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此外,和县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狠抓品牌创建。全县已有31个蔬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县辣椒”、“和县黄金瓜”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生态保护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统筹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十二五” 期间安排21个生态建设项目,共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2274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二是加强生态功能区域保护与管理。完成了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定工作。加大对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努力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三是加强了生态湿地的保护工作。编制完成《和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县湿地调查及保护规划》,2017年将启动双桥河湿地公园、文昌塔湿地公园、渔朗湖湿地公园建设。四是加强对采矿活动的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区、重要敏感区采矿采石,大力打击违法采矿行为。

环境执法方面。实行企业环境监管“一户一档”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察频次,对国控企业及化工、涉重企业每月监察两次,矿山企业每月监察1次,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全天候监管。2015年以来,和县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突出环境问题“零容忍”。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分别做出停产整治、限期整改、扣押查封、罚款等行政处罚,立案查处企业45家,共计罚款220万元。同时,依法取缔违法企业8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两起。

环境管理方面。严把项目环评关口,全面提升落户项目质量。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落户,仅2016年就拒绝3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落户。由于担心生态遭到破坏,及时叫停了拟在风景区内建设投资30亿元的风电项目。为有效做好环保工作,和县一改“一罚了之”的做法,真心细致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在企业新上项目前,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安全、环保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企业新上改造安全、环保设施,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在企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实行“代办带办”和“一站式、一门清”全程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对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环保隐患的,主动帮助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做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坚持行政处罚案件集体研究决策把关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由裁量权滥用,坚决杜绝乱罚款、乱收费现象。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