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知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武汉组织志愿者观察越冬候鸟
新能源教育走进小学课堂
山东征集环保小卫士标识
滦平成立首个环保志愿服务社
宁夏一药企公开接受监督
“超级好玩,一点都不像考试”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能源教育走进小学课堂

 

◆本报记者文雯

“天然气以前是新能源,现在已经成为常规能源了。也许不久的将来,太阳能、风能等也会成为常规能源。”这是首师大附小(朝阳)学校六年六班学生李俊秀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堂上发言时,对新能源发展的感想。

为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依据《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作为北京市绿色生态教育示范校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首师大附小(朝阳),日前召开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 促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市级现场会活动。

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综合实践教育学会主办,朝阳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分会、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承办。

将新能源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在五年三班的语文课堂上,马英姿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应用。“新型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如果你是推销员,你会怎么向我推荐这款玻璃呢?”代入式教学法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他们主动学习新型玻璃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

“磁悬浮列车依靠磁力吸引高速行驶,甲乙两地相距1700千米,列车速度是430千米/小时,从甲地出发需要多长时间到达乙地?”五年级二班的数学课上,吴楠老师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与数学题巧妙结合,让数学不再枯燥,也使同学们对节能减排技术产生了兴趣。

在三年五班的英语课上,老师不但教会了大家英语歌曲“彩虹歌”,还介绍了彩虹形成原理,并通过讲解如何利用太阳能取火,扩展了同学们的英语词汇量,让大家了解了太阳能。

在首师大附小(朝阳),类似这种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融入日常教学的课程,还有很多。当天的活动中,学校共开放了将近20节课,全学科覆盖。

课堂上,老师们采用知识讲授、视频观看、竞猜、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了解和学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知识。同学们还亲自搜集资料,参与活动课程的设计。丰富的课程开启了大家的国际视野,让学生站在世界前沿,放眼科技进步,增强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忧患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能源教室让学生触摸学习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首师大附小(朝阳)建成了一间新能源教室。

走入新能源教室,很多人被眼前现代化的设备和丰富的教学模型震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触摸式大屏幕,上面写着“新能源托起明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教师可以提前把相关内容输入系统,课堂上学生通过触摸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新能源,教室里还安装了六大能源的模型,硅藻泥墙、太阳能假人、智高学具等设备,也让学习更加轻松易懂。

“我们设计的是校园新能源灯,可以放在教学楼楼顶。”一位小同学代表自己的研究小组展示了新设计的太阳能路灯。随后,各研究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新能源设备,利用乐高拼出实物模型,教师则逐一进行指导。

六年级的同学还自行设计了新能源飞行器。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得到了现场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潜移默化地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和改变家庭成员的能源意识,改变社区乃至全社会的能源行为。

这些绿色教育活动也让家长感到欣慰。六年四班张可心的母亲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收获很多,增强了孩子节约能源的意识。”六年一班吴雨婷的爸爸表示:“能源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孩子学会如何利用能源、开发能源,才能达到让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新能源的发展是现代科学共同的课题,多让孩子了解新能源的发展和运用是对节约型社会的贡献。”

新能源改变校园

首师大附小(朝阳)校长佟旌非常重视新能源教室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建设理念,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的学习活动场所。同时,带领校领导班子多次研究,探讨如何借助新能源示范教室项目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讨,首师大附小(朝阳)确立了4个研究切入点: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和研究资源。

研究学生就是力争给孩子们提供好的教育。通过新能源教育,提升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利用意识。

研究课程就是在新能源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开展学科新能源知识渗透和探究课程。同时,增强学生实践体验研学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课堂就是研究如何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

研究资源就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资源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师大附小(朝阳)副校长聂红梅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学理念是“让每个人都精彩”。“新能源改变校园,新能源改变世界。我们的课程研究还在路上,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取得成果。”聂红梅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