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见面”审批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环境问题必须党政齐抓党委首抓
图片新闻
云南成立污染防治领导小组
光大国际破解垃圾焚烧项目难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问题必须党政齐抓党委首抓

 

◆本报记者岳跃国

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进驻安徽以来,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一批责任人被问责,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认识明显加强,落实不断深入。这种对环保的重视,如何制度化、能否长效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安徽省社科院原党组书记程必定和安徽省人大常委、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家权教授。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现阶段安徽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家权:大气环境质量形势很严峻,改善的压力很大,一些城市有恶化的趋势;水环境质量方面,淮河、巢湖依然是污染防控的主要对象,淮河Ⅴ类水质占比依然较高,巢湖总氮、总磷指标控制得不好,富营养化程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气象条件不好时频发蓝藻、水华。总体来看,安徽省在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相应标准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程必定:安徽省城乡差距较大,在突出环境问题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城市主要是空气污染,农村还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地污染,垃圾处理和饮水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和群众的生活直接相关。应该说,水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饮用水的问题呈现改善趋势,而大气方面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呈现加剧趋势。

中国环境报: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与党委政府相关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汪家权:上述环境问题长期解决不好,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绝对是分不开的。过去有一个误区,认为环保只是环保部门的事,实际上环境保护涉及生产、生活甚至生存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部门配合协作。党委政府必须有系统观念,全方位抓环保责任的落实。只有党委政府真正重视,才能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局面。例如,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必须党委政府统筹推进。

程必定:我觉得有直接联系。很长一段时间内,考核体系过于强调“经济强县”“发展快县”指标,对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污染少、消耗低、成效好、质量高等指标重视不够,过于重视速度和规模。同时,一些党委政府环境管理往往是开开会、发发文,缺乏对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很多情况下,文件是高水平的,做起来是低水平的。

中国环境报:中央环保督察对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何作用?

汪家权:督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再动员、再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识的过程。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各搞各的,肯定不行。同时,开展环保督察,也可以让各个部门厘清环保职责,看清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

程必定:中央环保督察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环境问题不是哪个部门的责任,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不是局部的问题,带有较高的普遍性。凡是共性的问题,都要党政一起抓,从顶层开始抓。中央环保督察重点聚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个方向非常对。过去讲同责,往往导致都不负责,责任模糊,中央环保督察强化“党政同责”,就是要明确党委负首责,“一把手”首责。

中国环境报: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直接影响环境负荷,您认为中央环保督察在引导和促进地方党委政府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方面有何作用?

汪家权:从经验来看,省里的指挥棒偏差一度,地方执行起来就可能偏差一个大的弧度。过去,由于考核指挥棒过于注重发展,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肥水快流。环保督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提升发展理念,让他们切实认识到,光有GDP不行。如果说过去是在发展中保护,现在毫无疑问应该是在保护中发展,保护好了生态,发展才有根基,而且保护本身就是发展。

程必定:我觉得中央环保督察对地方转型发展有很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加压,正向的引导激励;二是问责,反向的倒逼反推。通过这两种方式,引导地方党委政府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环境报:督察前后,被督察省份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督察组走后,这种重视如何才能得到延续?

汪家权:首先,还是要强化党委的责任。与政府的落实和推进相比,党委的决策和统筹更重要。从已有实践来看,所有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较快的地方,都是党委重视、党委“一把手”重视。其次,必须要有系统治理的思维。解决共性和深层次的问题,必须有系统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只能这样,才能确保长效化和机制化。第三,要提升法治思维。通过法律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在哪,一旦履职不到位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程必定:养成习惯很重要。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使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习惯,成为各相关部门的习惯,成为全社会的习惯,从而带动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进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