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境界-品鉴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沈水之城,有水则灵
铿锵瓦曲村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7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铿锵瓦曲村

 

◆曹永胜

“铛、铛、铛。”

在瓦曲村,清晨叫醒你的不一定是鸡鸣,或许是彝族人家的铁锤声。

从成都出发,6个小时火车外加1个小时汽车,我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

瓦曲村是一个彝族聚集村,彝族喜欢住在较高的山上。村里人最先居住在一个叫“瓦曲布乃”(意为高山、山丘)的地方。后来,为了交通便利,大部分人搬到较平缓的“瓦曲八嘎”,也就是现在的瓦曲村。

天刚亮,瓦曲村人就开始了一天的锤打。“铛、铛、铛。”铿锵、清脆,富于节奏。挂职瓦曲村第一村支书的唐开清说,全村289户,几乎家家都从事彝族银饰加工,品种以头饰、领饰、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六大类为主。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摆在家门口的是铁锤、钳子、錾子、印槽、松香板… …各种银饰加工工具应有尽有,比农用工具还全。主人威色伍果从里屋抱出一大串成品和半成品一一展示。仔细抚看,图案丰富多彩。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龙纹、牛角纹、孔雀纹,还有各种点线的几何纹,精美之至。彝族人结婚时,父母要为出嫁的女儿准备银装。除了头饰,还有大量胸饰和背饰。用银链把一片片银饰组合起来,足足有五公斤重。牵一发则动全身,若摇晃撞击便叮当作响。此时,一位盛装的彝族女子,从头到脚,映入你眼帘的尽是琳琅满目的银饰。

彝族人天生爱银。他们对银饰的钟爱是沿着血液,从祖先传续而来。但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工序极其繁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熔银、压条、拉丝… …直到最后清洗成品,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工序。每一步都得精雕细琢。拿一个小小的铃铛来说,先要将圆形银片通过特殊工具打制成圆弧状,用银水将两瓣合在一起,轻轻用夹子夹住,用火煅烧加固。再放入事先凿出小孔的石头上,把小银珠摆在两旁,借助煅烧的熔化将小银珠黏在铃铛上。一个直径0.5厘米的圆铃铛才算做成了。所以,银匠在彝族人心目中格外受尊重,有“百匠之首为银匠”一说。

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面前放一张凳子,蹲在院坝,拿一把小小的镊子,就能对细如发丝的银丝穿针引线。漫步其中,语言不通也没关系,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就是最合适的交流。院外是一片片丰收的玉米地,院内是一件件精致的银饰品。

蓝天白云下,是白墙青瓦的彝家新寨,宽敞的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门口,更凸显瓦曲村的整洁优美。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村里人说。

“什么时候开始变了?”我问。

“就这几年。”

“为啥?”

“因为银饰加工啊。”

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那么,瓦曲村人生来就懂银饰加工吗?答案是否定的。始自何时?又是何人传授?

越西县非遗中心主任孙建生告诉我,30多年前,一位名叫阿说阿且的外乡人孤身一人从临县昭觉搬到瓦曲村。同时,也带来了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为了养家糊口,阿说阿且重拾这门技术,并凭借自己的绝活迅速在瓦曲村站稳了脚根,受到同乡邻里的尊敬和爱戴。村里人打工回来或者农闲时,就到他家里看他做银饰,慢慢地学会了一些技术。阿说阿且心胸宽广,为了将彝族这一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他在村里广收学徒,无私地教大家制作银饰。可以这么说,整个瓦曲村做银饰加工的都是他的徒弟。村里与银饰加工或者销售有关的人都尊称阿说阿且为“大师傅”。“大师傅”无私地将银饰制作技艺传给了曲木、威色、海来等瓦曲村几大家族的后人,让这一独门绝技得以在不同家支姓氏间代代相传。

然而,不幸的是,2013年阿说阿且因病去世。更为遗憾的是,他的3个子女还在上学,没有时间学到父亲的手艺。阿说阿且的爱人吉林可子一边打磨银饰一边告诉我,几十年来,家里的全部收入几乎都来自银饰,每年收入1万~2万元,最多时一年有5万元。2016年,家里还花8万元在原址上修建了120平方米的新房。二儿子阿说阿来今年19岁,高中毕业后在家帮母亲做银饰,他说他一定要继承父亲的技艺,让自己孩子长大后也学做银饰。

瓦曲村流传着一句话,“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能看到瓦曲村加工出来的银饰”。

瓦曲村人最初制作银饰只用作儿女婚嫁,偶而卖一些到镇上。如今,村里一些人已走出家门,把彝族这一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海来国忠是瓦曲村的银饰加工大户,请了十多个村民当工人,大多为贫困户,专门加工银饰品的“零配件”。工钱则依不同的技术含量而不同,少则100元,多则700、800元,甚至上千元。这种“大户老板+农户小工”的模式已渐渐辐射到周边地区。

威色赤布在瓦曲村也很有影响,原来他没开门市,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他家来打银饰。日子好起来后,他把家从村里搬到镇上,开始专门帮别人定制银饰,收入颇丰。威色赤布还到成都等地购置新的加工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这些大户的示范带动下,瓦曲村的银饰加工销售越来越兴盛。凉山彝区的银饰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出自瓦曲村银匠之手。来村里批发银饰品的客商不仅来自昭觉、美姑等州内各县,还有来自乐山市马边、峨边,甘孜州九龙、石棉等县,甚至还有来自云南的。

近年来,当地政府应时合势,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扶持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积极参与到银饰加工销售之中。目前,全部贫困户均已实现了脱贫。如今,瓦曲村每年加工的银条已突破3万公斤,从事银饰加工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5千元,每户年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5万元以上。

唐开清说:“彝族银饰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曲村发展银饰加工业,既传承了优秀文化,又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这是一条好路子,我们将继续走好这条崭新的道路。”

离开瓦曲村,铿锵的铁锤声和彝家的欢笑声,构成和谐的曲调掠过耳畔,在我心底回旋。我知道,瓦曲村人将敲打出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曹永胜,中国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舌尖上的毒》等作品。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