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的自信来自哪里?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建议
建立系统思维提升农村宜居水平
积极应对全球污染挑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7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应对全球污染挑战

 

◆张洁清 解然 彭宁

12月4日~6日,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三届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为此,环境署编写大会背景报告,全面阐述全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威胁和对环境造成的挑战,概述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污染问题的治理体系,提出解决污染的全球行动框架。

为应对全球污染挑战,这份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及利益攸关方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经济系统转型措施,并且通过一定的促进手段,在中长期尺度上控制污染。结合报告的有关分析和结论,针对我国污染治理行动,笔者建议我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以应对全球污染挑战并参与到全面污染治理中去。

一是加强中国污染防治的国际经验分享,推动我国污染防治技术走出去。从本届环境大会的主题到本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污染防治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环境议题,发展中国家既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污染产生的主要源头。中国在过去5年中,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未来,污染防治可以作为中国南南环保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培训机制和援外项目,以能力建设和试点示范双管齐下方式,输出我国的污染治理理念和经验,并推动我国污染防治技术走出去。

二是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数据收集、评估能力,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质量分析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方媒体和一些激进非政府组织往往以环境问题为靶子,对我国一些对外投资行为横加指责。目前,我国已有较完备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但对周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仍知之甚少。因此,一方面,对外投资企业可能因不了解投资目的国的环境法规和环境状况而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在应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指责时,缺乏有力的科学证据予以反驳。因此,可以利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的契机,通过与沿线国家进行数据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研院所的数据合作等方式,构建沿线国家环境质量数据库,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打下扎实科学基础。

三是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以绿色供应链为抓手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以产品生命周期方式防治污染。在报告中,环境署认为推动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确保整条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强化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关注大型零售商、大品牌生产商、大型制造企业等市场上关键少数,引导他们的采购行为和采购导向,直接提高上游供货商和生产商的环境行为,从而从全产业链降低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当前,绿色供应链管理多为行业企业自愿行为。绿色供应链评价标准及政府实质性鼓励措施的缺失,使得许多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处于观望态度。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研究,并考虑适时出台关于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意见,从而推动企业积极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以产品生命周期的方式防治污染。同时,当前全球经济已深度融合,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们已经建立的“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合作平台和亚太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的作用,推动行业产业链的绿色化。

作者单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