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企业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三角工业绿色发展领先全国
图片新闻
采了铁矿 丢了稀土
有色金属绿色转型核心是环保
将废旧衣物定向回收再利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了铁矿 丢了稀土
白云鄂博矿废弃物中藏着四十个江西赣南稀土矿
 

◆本报记者徐卫星

被誉为“稀土之都”的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蕴藏的稀土矿物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38%,白云鄂博矿排土场及宝钢尾矿库、高炉渣等加工生产环节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稀土二次资源,总量约2300万吨,相当于40个江西赣南稀土矿。

稀土和稀贵金属是我国宝贵的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稀土和稀贵金属新材料列为发展方向,但同时却有大量珍贵的稀土二次资源混在固体废物中被弃之不顾,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急需加强。

二次资源长期堆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急需清洁、高值利用新技术

据了解,白云鄂博矿区因丰富的铁矿、稀土及其他稀贵金属而闻名。但一直以来,由于只注重铁矿的采选炼,忽视了对包括稀土等在内的其他有价金属的研究利用,导致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伴随着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近日举办的稀土及稀贵金属等战略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现场交流会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教授透露,在白云鄂博矿排土场及包钢尾矿库、高炉渣等加工生产环节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中蕴含着约2300万吨稀土二次资源,约占这个矿探明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以排土场为例,李保卫估算,开采的废石量约为3.1亿吨,占用约26平方公里土地,其中稀土资源量约为800万吨,氧化铌资源量约23.13万吨,按现有生产技术及2017年市场均价计算,排土场中稀土价值约1985.5亿元。

再以包钢尾矿库为例,其矿石总量约为1.97亿吨,含3130.34万吨铁,1381.85万吨稀土,27.2万吨氧化铌,31.5万吨氧化钪,9.66万吨氧化钍,967.14万吨萤石。价值约4608.31亿元。

“这些二次资源总存量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长期堆放将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急需开发一批清洁、综合、高值利用新技术。”李保卫坦言,清洁化是二次利用一切的前提。它们当中还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除了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重环境问题外,对放射性问题也必须认真对待。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方合作探索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

2016年,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矿资源综合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白云鄂博矿区成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再生资源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沈保根担任主任委员,校长李保卫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同时集合了来自国内稀土研究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2017年5月沈保根主持完成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中试生产线技术论证。内蒙古科技大学与沈保根院士签署了稀土矿产资源利用院士工作站建设协议,于2017年11年批复建设。

在位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位研究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制备的稀土矿渣微晶玻璃。

据他介绍,这是以极低品位的稀土二次资源组合约90%的各种尾矿、粉煤灰、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在产业化过程中,实验室攻克了多种关键技术难关,成功开发出广泛应用于电力、矿山、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泥等行业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管材管件,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建国介绍,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和白云鄂博矿区政府合作建立了白云鄂博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中试车间达1万平方米;在包头市固阳县合作建立了国家发改委工业固废制备新材料示范基地——内蒙古科韵环保材料股份公司,建成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制备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新型材料万吨级规模化生产线,形成了一体化全新技术创新模式,开辟了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这项成果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急需解决再生利用难度大问题

产学研用结合,推动战略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稀土及稀贵金属二次资源种类和成分复杂,再生利用难度较大,整体工艺技术、生产效率、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水平等关键指标与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沈保根表示,当前要把稀土和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据了解,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出台《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已经完成。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认为,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把目前已形成了的稀土及稀贵金属二次资源检测、回收、分选、冶金及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环保装备等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深度融合。

会上,为了推进稀土及稀贵金属等战略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人民政府三方签署了《关于推动稀土及稀贵金属等战略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以整合各方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