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直指节假日和夜间偷排直排
“五个功夫”打赢南宁蓝天保卫战
邳州开展清澈水源专项行动
“利剑一号”成绩斐然
“建设美丽中国论坛”在京举办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个功夫”打赢南宁蓝天保卫战

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前排左二)到五象新区检查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情况。
陈卓凡摄
南宁地铁3号线实施喷淋降尘作业,减轻扬尘污染。 彭威摄
南宁市五象新区雾炮车正在实施降尘作业。
彭威摄
 

◆刘茜 梁玉桥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市政府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自治区环保厅的具体指导下,全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不容一粒沙”的决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的需求。

2013年以来,南宁市在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背景下,城市人口持续增多,机动车保有量呈1.5倍速增长,全市建筑工地激增至3500多个。南宁市顶住污染源增量不断攀升的严峻压力,在全市GDP稳步增长的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跨越”。2013~2016年连续四年实现“一升两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75%逐年上升到95.1%,PM10、PM2.5年均浓度逐年明显下降,降幅分别达31.1%、36.84%。今年1月~10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7%,其中3月~9月连续7个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再度创下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南宁市最好成绩。 “南宁蓝”常驻壮乡首府,并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这是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狠下“五个功夫”打赢蓝天保卫战而交出的精彩答卷。

注重系统谋划,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题研究,找准污染源头,以此为基础设计“路线图”和“施工图”。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相继出台《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4-2016)》《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5)》《南宁市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规划、计划,形成复合型大气防控工作机制,科学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突出科学研判、提前部署,年初召开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讨会,全市环保、发改、工信等各职能部门参加,自治区环保厅巡视员钟兵及多位专家前来指导,对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研判,分析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思路和攻坚措施。

注重压实责任,在绩效考评上下功夫

先后出台《南宁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办法》和《南宁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将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化、规范化。印发实施《南宁市环境保护职责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职责体系及问责体系。市“大行动办”、市环保委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扬尘整治督查,秋冬季每周派出市区扬尘情况巡查督查组,市委领导多次带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2016年开展扬尘整治以来,对扬尘问题共下发督办函、通报、通知共212份。对各城区、开发区实行PM10治理每周排名通报制度,并在媒体公布,对防控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及时进行纠正。

注重联防联控,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现出统筹力度大、部门配合强的特点。举全市之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将环保单一部门牵头治理转变为由综合协调机构——市“大行动办”牵头。在市“大行动办”设立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组,由市环保局局长任组长,全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重污染天气防控应急响应启动机制,成立PM10应急防控办公室,并与PM10治理办公室合署办公。环保与气象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联动机制”,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指标体系日常联合会商、应急会商和信息通报。PM10应急防控办公室成立督查组,根据实时信息开展督查和管控,针对PM10数据突出区域及时排查原因,督促相关地和部门对症施策,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PM10污染得到及时遏制。

注重源头治理,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

根据源解析研究结果,南宁市PM10污染70%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其中扬尘占到30%以上。南宁市以此为重点,牢牢牵住“牛鼻子”,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

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率先在全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禁售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推进东盟经开区、六景工业园区等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和使用,大力开展燃煤小锅炉整治,2014年以来拆除各类企业烟囱近千根,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锅炉400多台;加强水泥、电力行业脱硫脱硝管理,率先在华南地区出台大型水泥企业脱硝运行财政补贴政策。

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在全区率先实施高污染汽车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行措施,对道路行驶的黄标车等高污染汽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先后落实1.4亿元补贴金;加强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系统建设。“十二五”以来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量稳居全区首位。

城市扬尘治理方面,制定扬尘治理总体方案,明确建设施工、消纳场、城市道路、堆场作业和园林绿化用地5个“主战场”。针对这五大扬尘污染源,明确市城乡建委、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市林园局分别牵头负责,采取“一源头一方案”分类施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消纳场和建设工地扬尘,严管工地出口和消纳场入口,完成全市54个消纳场整改,全部按规范配备使用洗车平台等降尘设备;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将扬尘防治经费列入项目工程造价,实施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控,污染值超预警立即启动喷淋、雾炮等抑尘措施。

针对道路扬尘,着力解决建筑垃圾、散装物料超载和撒漏问题,开展城市工程车辆专项治理,建立城市工程车辆违章情况通报机制;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泥头车”实施密闭改造并加装GPS监控设备,实施运输全程智能监控;在9个城市主要出入口设立联合执法卡点,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进行24小时候值守,有效遏制运输撒漏扬尘;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水平,对重点道路实施“以克论净”。

对采石场、搅拌站、堆场等,进一步细化行业标准,出台采石场建设标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扬尘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实施整改,推动企业开展降尘技术改造,对作业全程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经过一系列专项治理,南宁市各主要建筑工地抑尘设施逐步配套完善,道路硬化及围挡基本完成,泥头车出入带泥、扬尘撒漏等现象明显减少,工地、消纳场管理级堆场标准进一步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一些扬尘规范化管理企业逐步出现,城市扬尘得到全面有效遏制。

注重共治共享,在全民参与上下功夫

着力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大气治理格局,聚合大气治理的社会正能量,逐渐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维护、共同享有“南宁蓝”的社会共识和行动自觉。

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两年来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和“南宁蓝”主题,各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上千篇,治污治尘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媒体曝光排名靠后的工地、消纳场、堆场,以舆论监督倒逼问题解决;通过电视问政聚焦扬尘治理不到位典型案例,向有关部门传达压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实施扬尘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市民通过电话、公众微信平台举报各类扬尘污染违章行为。截至2017年11月初,登记有效举报案件616起,正在处置316起,已办结有奖案件188起,共处罚金额近27万元,向举报人发放奖金87笔近3万元。开展各类环保公众开放日、“公众评污”、网友体验活动,组织大批市民代表、热心网友、知名新媒体深入大气治理一线,实地了解扬尘治理工作关键环节,激发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助力治污的强大力量。

今后,南宁市将持续狠抓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工作,抓好巩固治理、巩固执法、巩固管理,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充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规范化、长效化、精准化、智慧化水平,确保南宁市空气质量稳中求好、持续改善,让“南宁蓝”永驻天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