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预防与救济长效法律机制
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
煤改气对改善空气质量带来什么效果?
煤改气要坚持三个不能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

 

◆万劲波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重大贡献。

5年来,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绿色创新明显加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有序推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中央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协调原则是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体系的重要方面,反映了人们从“割裂地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到“系统地看待环境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飞跃。

环境与发展都是公共利益,两者相互协调时,在法律实践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两者相互冲突时,就面临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公共利益优先选择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注意保护环境以防止破坏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又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得不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以保障经济发展和基本民生,因此环境与发展协调原则适合我国的国情。

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问题上也有所不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清洁空气的健康生活需要,而供暖期保障人民群众供暖需求则是基本的民生保障,两者要协调推动。煤改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在供暖期这个时段,应在保障供暖上下足功夫,使温暖过冬与蓝天白云并行不悖。特别要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地区有经济适用、安全环保的供暖方式,包括传统供暖方式的绿色化改造。

对于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地区来说,要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对于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地区来说,则要优先解决贫困问题、温饱问题,同时,通过保护环境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些都需要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和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等生态调节功能区,应采用环境优先的协调原则,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地位,由国家投入为主进行生态移民、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整治,同时,推行生态补偿,这其实也是对发展与保护的协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包含了较高发展水平地区的环境优先和生态调节功能区的环境优先。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约束条件,在向绿色低碳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都是关键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要携手打好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从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同时发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清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将经济建立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从源头减少物质、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和科技支撑,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度环境,促进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基础性改革深度融合,为绿色投资、绿色创新、绿色金融、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流通、绿色贸易、绿色经济等提供激励相容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支撑性绿色政策体系,以绿色创新驱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建设,提高国家和区域绿色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