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系列报道·之二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7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系列报道·之二

 

前 言

2017年12月2日~3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广东省惠州市成功举办了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会议以“生态文明·绿色引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分别在主会场组织了高峰论坛、市长热点对话,在分会场同时举办了聚焦攻坚·厅局长论坛、美丽乡村·区县长论坛、环境修复·水生态文明论坛、环保装备·中国智造论坛、智绘山水·生态旅游论坛、引擎驱动·绿色金融论坛、创新共享·生态文明大数据论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论坛、乡村振兴·生态农业论坛、低碳出行·绿色交通论坛、损害赔偿·法治建设论坛、创新机制·健康中国论坛、和谐共生·固废处理论坛等13个分论坛。大会还向全社会发布了《生态文明·惠州宣言》。本版将重点介绍部分分论坛的主要内容。

◆ 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国际论坛

社会组织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由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支持,惠州市外事侨务局协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于12月2日在惠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社会组织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针对社会组织助推民心相通的政策基础、挑战机遇、路径选择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文明、惠州市副市长余金富、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宋小智、环境保护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处主任王珂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余金富指出,社会组织可以说既是国家交往的“润滑剂”,也是民心相通的“催化剂”,在推进人文交流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目前,惠州社会组织已经达到3600多家。下一步要积极推动惠州社会组织与国际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宋小智指出,社会组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社会组织要发挥专业性、民间性特点,起到发挥公益引领、服务民众的作用,抓住机遇,完善自身,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

张洁清表示,基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展的大背景,应提倡建立生态文明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社会组织与国家企业的绿色合作水平,提高社会组织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通过打造“生态环保沟通对话平台”“生态环保信息支撑平台”“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合作平台”,明确社会组织定位,加强生态环保理念沟通,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

文明在论坛上表示,应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助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也促进世界文化走进中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王珂则表示,要积极引领社会组织走出去,提供空间规划,加强参与建设,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还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刘慧、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淼泉等人的精彩演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原特别顾问王之佳、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车文辉、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规划官员蒋南青等围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发表了有针对性、前瞻性的观点与看法,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 乡村振兴·生态农业论坛

各领域专家把脉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

12月2日,乡村振兴·生态农业论坛在广东惠州举办。来自全国农业、环保、林业、生态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管理部门代表,以“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展开交流,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工作。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专委会原副主任张景安说。

生态农业的关注重点在哪里?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吴国增认为,统筹规划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绿色发展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多措并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要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循环生产等良性互动机制。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季昆森认为,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系统和农村生活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实行循环链接,充分发挥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作用,不仅能治理土壤污染,还可激活土壤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促进粮食和农产品的安全、优质、健康、美味。

要致力提升城市居民对食物自主的意识,是社区伙伴(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林志光提出的。要推动与“食物及农业”相关的教育工作,以农副市集平台为基础,培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助关系。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指出,“市民下乡,农业进城”越普遍,农业体现出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容就越多。农业4.0版需要与“互联网+”密切结合,利用互联网内在体现的各阶层公平参与,实现市民与农民都能够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生态农业”。

肥料必须要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生态环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表示,化肥本身并不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同时也应该对农民进行科普。事实上,我国的肥料利用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更高,但却在宣传中被描绘成“肥料利用率比国外低很多”,施肥量也有类似的情况。创新应该在国际上认可的指标上努力。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议题,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副巡视员康玉燕、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秘书长穆建华、云南大学教授周琼、四川蒲江县委常委陈贵、河南奈安生态创始人党永富等从生态产品原产地示范保护、绿色认证、传统农业保护、过程农业等方面介绍经验,建言献策。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贵说,惠州始终坚守生态发展的初衷。好山、好水、好空气已成为惠州一张靓丽名片。今年9月,惠州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是对惠州绿水青山良好生态最好的褒奖,也是对惠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鼓舞和鞭策。

◆ 低碳出行·绿色交通论坛

构建绿色、共享、智慧、低碳交通体系

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中煜智慧交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第十分论坛“低碳出行·绿色交通”论坛在惠州市举办,论坛由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环境保护处原处长康连锁主持,来自政府、产业、学术各界的嘉宾围绕“构建绿色、共享、智慧、低碳交通体系”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会上,周伟、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树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东分别致辞。

研促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系统地讲述了生态文明和绿色交通的关系,以党的十九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推进绿色发展为核心,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新思考和绿色交通新理念,提出从五个方面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抓好顶层设计、健全法规标准、提升科技支撑、深化示范项目和动员公众参与,并宣布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将成立绿色交通分会。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财政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斌做了题为“中国绿色交通发展指数”的精彩演讲,指出绿色交通是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现实途径,也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动态掌握我国绿色交通发展水平,可为科学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作为都市交通规划方面的专家,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样的城市会走向“堵城”,指出交通结构、城市形态、路网密度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关键点,认为拥堵不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而是规划和决策的结果。

云杉智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彭湘文作为企业代表,主要介绍了云杉智慧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业务领域,展示了他们在新能源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高级项目专员王悦结合10年中国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探索与经验,总结了统一思想、对症下药、找准抓手、顺水推舟和制度保障的5步法来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实际出发,建立示范项目,规划高品质公共空间,规范标准。

交流与对话环节,欧阳斌、薛博、ofo小黄车政府事务总监王涛以及北京飞跃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迪受邀发言,分别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就城市交通一体化、交通大数据、共享交通和新能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绿色交通发展方向。

本次“低碳出行·绿色交通”分论坛是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首次举办,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与会代表的肯定。

◆ 损害赔偿·法治建设论坛

完善生态环境法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由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损害赔偿·法治建设”论坛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上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法治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出席论坛并致辞,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分论坛。

论坛分设了嘉宾致辞、主旨演讲与经验交流3个环节。分论坛由环境保护部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和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共同主持。

王巨禄在致辞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具有紧迫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还很多,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法治建设应当积极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二是生态环境的治理很多情况下具有跨界、跨域的特征,加快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要积极完善和改革现行司法体制;三是要注意把握节奏,坚持党的领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四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修复,会触及各方利益,要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尊重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维护社会稳定;五是生态文明立法要注意和现有法律规定的衔接,要避免和防止与党的政策、政府政令、行政规章发生冲突,齐心协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别涛表示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保立法的新契机,适时推动环保法的法典化。考虑我国污染防治立法比较全面和成熟,法典化可以首先从污染防治领域展开。

最高院孙佑海主任认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现行制度明确了磋商制度,还应该增加调节和仲裁制度共同作为非诉讼手段,调解和磋商可以通过司法确认明确其效力。

最高检刘艺厅长认为检察机关可以立足法律监督职能,针对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发出检察建议、公告、提起公益诉讼等,构筑起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的保护格局。

在交流环节,嘉宾聚焦多个热点领域提出自身观点。嘉宾一致认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非诉讼制度的建立,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公正、专业化的鉴定评估结构和鉴定评估专家队伍,以及全国性的损害赔偿基金的建立,对于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意义深远,对推动实现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 创新机制·健康中国论坛

探讨健康中国战略与产业转型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创新机制·健康中国”论坛在广东省惠州市康帝国际酒店举办。来自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卫计委、四川省泸州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50余名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与产业转型”“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运用”“通过财税手段调控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相关产业”“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探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环境保护部原核安全总工杨朝飞在讲话中强调要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环境及生态系统修复及环境监管、建立损害追责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提出,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推动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的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冠贤,介绍了广东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相关情况,强调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进一步提升健康产业的重要性,建议通过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加强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会副会长,协和医学院原副院长吴明江认为,把建设健康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民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树立“大健康”理念,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健康的良好风气。与健康相关的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工作的统筹和协同,共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中国财政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许文介绍了我国在绿色财政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他表示,应当把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到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中,综合运用财税及其他政策特别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加大财政投入,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动力。

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转变健康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健康产业生产效率,创新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结合财税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步伐。

◆ 和谐共生·固废处理论坛

畅谈行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献策

第七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固废处理分论坛于当日下午举办。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领导、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领导、全国环保系统专家学者、固废处理行业相关代表人士等百余人共聚一堂,畅谈固废处理行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论坛由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晶昊担任主持,广东省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钟伟宁致辞。

钟伟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惠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大气、水、固废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打造了“美丽中国”的惠州样板。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直军、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徐文龙、国家发改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张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琪以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分别围绕垃圾处理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发表演讲。最后,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发表了主题演讲,阐述了国家对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并表达了对绿色动力集团的高度肯定。

在对话环节,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保、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区岳州、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陈善坤、惠州市环卫局局长朱燕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龚佰勋博士、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建中分别就垃圾处理设施的去工业化、共享共生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化“邻避”为“邻利”等议题,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对惠州环境园进行了深入的和多角度的解读。

本版撰稿 严文宣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