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绿色发展应遵循哪些路径?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评析
让网格员快速投入普查工作
规范共享自助洗车管理刻不容缓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评析

 

◆张世秋

《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一书基于我国所处阶段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绿色投融资行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系统研究了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的理论与运作实务,并提出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投融资机制问题主要关注投融资供给,对投融资需求考虑较少,这与我国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方式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投资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因此,投融资需求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同时,由于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对应的制度和政策手段的缺失或不足,企业会受短期利益驱使而缺乏主动进行污染治理的激励和动力,因而,对绿色投融资的需求较弱,恰当的环境规制能够有效激发绿色投融资需求。

基于此,《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跳出了研究投融资机制只考虑投融资供给的传统范式,分别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以及两者结合的角度,通过投融资规模维度、结构维度、效益维度“三维”研究绿色投融资机制,认为构建绿色投融资机制的核心是利益机制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揭示了“绿色发展项目资金需求—绿色投融资供给—绿色发展项目盈利—绿色发展项目资金再需求—绿色投融资再供给—绿色发展项目再盈利”的良性循环存在的现实性,以此可以促进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以及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

当下研究投融资机制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大部分集中在投融资机制的现状,对投融资机制的目标模式则很少涉及。事实上,如果缺乏对投融资机制发展目标的把握,只根据投融资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融资机制构建,就很难摆脱“小修小补”“得过且过”的误区,不具有长期性。

《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对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的目标模式。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绿色投融资机制的思路框架,即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投融资发挥引导作用,商业性投融资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多层次混合型国际化绿色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最终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重目标。多层次绿色投融资机制是指宏观绿色投融资机制、中观绿色投融资机制与微观绿色投融资机制并存,不同层次有机衔接的绿色投融资机制。混合型绿色投融资机制是指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等并存,财政融资、银行融资、证券融资与环境权益融资等并存,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融资方式共同发展的绿色投融资机制。国际化绿色投融资机制是指在充分发展国内投资、国内融资的同时,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发展对外投资和国外融资的绿色投融资机制。

《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一书对环境权益衍生金融的研究颇具特色。书中认为,环境权益交易对于运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具有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环境权益交易。为了活跃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吸引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参与,有必要发展环境权益衍生金融。此书不仅对环境权益衍生金融的内涵、特征、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环境权益衍生金融的重要产品进行了深入探索。例如,对环境权益信托业务、环境权益资产证券化业务、环境权益存贷业务、环境权益投资基金业务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积极发展环境权益信托业务、积极发展环境权益资产证券化业务、稳妥发展环境权益存贷业务、积极发展环境权益投资基金等政策建议,并提出了设立环境权益存贷银行的设想,进行了相关设计。这些成果都是有创新意义的有益探讨,有助于激发学界和产业界对此问题的深入讨论。

概括起来,《新时代中国绿色投融资机制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上,此书着重于运用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锦标机制模型、结构方程等分析了绿色投融资机制,精细的研究过程有助于研究结果的呈现。

其次,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上,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以及投融资规模、结构、效益三个维度研究绿色投融资机制。将国内投融资机制与外商投融资机制相结合、对内投融资机制与对外投融资机制相结合,研究绿色投融资机制。这种整合与结合,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绿色投融资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根源,而且也更好地支撑了对绿色投融资机制的目标模式的探讨。

第三,从研究内容上,具有开拓性。此书对绿色技术服务型互联网融资PPP模式、用能权交易机制、环境权益信托业务、环境权益资产证券化业务、环境权益存贷业务等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目前都处于前沿领域,研究成果较少,需要大力加强。

作者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