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部署美丽浙江建设
合肥积极整改恢复巢湖湿地
生态环境部调度污染源普查进展情况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四批30个挂牌督办问题
编织新愿景 共绘同心圆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挂牌
绕行700公里也要清运垃圾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织新愿景 共绘同心圆

2017年全国举报来源情况
2017年举报属实件处理情况
 

◆本报记者张黎

在浙江省德清县后坞村,英国姑娘多莉成了当地聘请的“洋河长”,与村民、游客一起,尽职尽责地保护着这片青山绿水。

不知不觉间,如多莉一样的环保志愿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投入到保护环境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热情日益高涨。面对新形势,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推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面对必选题——

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更加阳光透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无疑是一道“必选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公众参与日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陆续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中,对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做出规范说明。

有了制度保障,公众参与方式多种多样,渠道更加通畅透明,手机随手拍、12369环保举报等已成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重要途径。

生态环境部整合12369电话、网上举报、微信举报等多种形式,于2016年10月实现了全国环保举报信息联网。2017年,全国共接到环保举报60余万件,其中微信举报占二成,同比增长近一倍。

突出环境问题还可以反映给“环保钦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各地全面开门迎检,充分利用媒体,畅通举报渠道,加强督察信息公开。在第一轮督察期间,各督察组受理转办10余万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有效解决了一批公众长期反映的“老大难”问题。

为及时向公众提供环境信息、解读环保政策,回应社会关切,自2017年1月起,原环境保护部建立了每月一次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目前,已有16位司局长轮番登场,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长同台答疑。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均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相继出台了例行新闻发布政策。

如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类环境信息触手可及。自2016年1月1日起,生态环境部正式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按月公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曾经屡屡引发邻避事件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环保部门的推动下,也在2017年9月30日前全部“装”上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树”起了公开数据的电子显示屏,“联”网了环保部门的后台监控系统,让清洁看得见、污染有人管、数据受监督。

面对创新题——

丰富内涵服务大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新形势下,环境宣教如何更有人气、更接地气?面对这道“创新题”,环保部门凝心聚力,上下联动,在舆论引导、新媒体宣传、宣教系统资源整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显著提升。

宣教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的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确定活动主题、主场,各地实践各具特色,形成全国一盘棋,唱响主旋律。2017年,广西在环境日活动中新增爱心小屋,让旧衣服循环利用;内蒙古200余场活动直接参与人员达20余万人;哈尔滨市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展馆”,开展“城市环保方程式”等生态体验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和学生广泛参与公益行动。

环境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其中,传统项目“千名环境友好使者培训”“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形成品牌效应,而微电影、微动画、H5以及宣传片等新颖的宣传形式,也受到公众欢迎。

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系列微视频总浏览量达到5.2亿以上;“美丽中国”环保主题公益广告征集了911件作品;一批制作精良的环境公益影视作品问世;“一图一故事”“寻找最美基层环保人”等活动向社会传播绿色正能量。

面对互联网发展新形势,许多地方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山东、重庆、北京等地环保部门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水污染等民生问题上,用事实说话,及时公布事态进程,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新媒体成为环保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而环境新媒体的“国家队”——生态环境部双微自2016年11月开通后,也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粉丝,累计阅读量超过1.7亿,迅速成长为生态环保领域权威信息发布、环保政策解读、重要新闻播报的平台。

至2017年年底,全国338个地市级环保部门全部开通两微,构建起了由422个微博、微信公众号组成的全国环保系统新媒体矩阵,形成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格局。

深入挖掘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富矿”,环保系统同频共振,形成了大宣教平台。

面对加分题——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社会力量参与共治

广泛凝聚共识,实现社会共治,是各级环保部门的行动指南和统一目标。这道“加分题”,可以从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中窥见答案。

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首批124家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4类设施向公众开放。有了行动指南,各地稳步有序推进。通过公众的亲身体验,实地了解环保工作,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公众参与程度的全面深入,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自律的行为。原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引导实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采购低碳环保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空调26度、光盘行动等环保公益活动社会参与度高涨;绿色出行比例逐年提高,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走进更多家庭,崇尚低碳节俭渐成风尚,节约理性渐成主流。

动员更广泛社会公众形成环保合力,离不开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支持。生态环境部与民政部联合出台文件,通过组织环保培训、开展小额资助、建立环保组织微信群等方式,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

目前,全国已有泛生态环保类组织近6000家,登记注册的环保NGO近700家。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下,环保社会组织在促进环保公众参与、开展环境维权、参与环保政策制定与实施、监督企业环保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路越走越宽,歌越唱越响。当生态文明的共识转化为巨大的合力与积极的行动,“美丽中国梦”就离我们越来越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