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结合工作实际 强化责任担当
百善孝为先
家风故事有奖征文启事
推进生态产业化 破解环首都贫困带难题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降低柴油车排放
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
河北纪检监察组严格落实“三不”原则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降低柴油车排放

 

◆黄志辉

柴油车是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要运输装备,以柴油车为主的中大型客车和货车承担了约78.8%的旅客运输、78.0%的货物运输。数量庞大的柴油车活动程度高、燃油消耗量大,且排放位置处于近地面和人口集中区域,造成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

柴油车污染排放问题突出

近年来,柴油车排放增幅得到遏制,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燃煤防治力度加大,柴油车排放污染问题凸显。

我国交通严重依赖以柴油车为主的公路运输。2017年,全国柴油车保有量1968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9.4%。其中,轻型货车、重型货车、小型客车、中型货车是柴油车的主要构成,保有量分别为945.5万辆、616.6万辆、146.6万辆、128.6万辆,分别占柴油车总量的48.0%、31.3%、7.4%、6.5%。

柴油车排放增长初步得到遏制。2010年~2017年,我国柴油车保有量增加了46.5%。在此期间,全国柴油车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4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由984.8万吨下降到871.0万吨,削减了11.6%。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由355.4万吨增加到370.6万吨,增加了4.3%。颗粒物排放量由56.5万吨降低到50.1万吨,削减了11.3%。这得益于国家逐步加严了新车排放标准,提升了汽柴油质量标准,加快了老旧车辆淘汰,强化了汽车排放达标监督管理。因此,柴油车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得到初步遏制。

重点区域机动车排放强度依然很高。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分别为 36万吨、41万吨、18万吨,占全国柴油车排放的6%、7%、3%;排放的颗粒物分别为5万吨、4万吨、两万吨,分别占全国的9%、7%、5%。按机动车排放强度分析,全国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强度分别为0.6吨/平方公里和0.05吨/平方公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为1.9吨/平方公里、2.2吨/平方公里、1.6吨/平方公里;颗粒物排放强度分别为0.22吨/平方公里、0.18吨/平方公里、0.19吨/平方公里。

柴油车高排放问题突出。柴油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远超过汽油车。从单车排放看,一辆重型柴油车单位里程排放量约为同等阶段轻型汽油车的150倍;年排放量约为同等阶段轻型汽油车的750倍。从整体排放看,占汽车保有量9.4%的柴油车,排放了超过69%的氮氧化物和90%以上颗粒物。

柴油车超标问题突出。在用柴油车检测方法包括自由加速法和加载减速法。其中,轻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超标率约为29%;重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超标率约为25%。柴油车路检路查及道路遥感监测结果也表明,柴油车超标率约为三成。另外,研究表明,超标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约为达标车的10倍~20倍,尤其是带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的重型柴油车,严重时甚至可达40倍以上。

柴油车排放未来趋势不容乐观。货运量与GDP密切相关。按照《中国交通年鉴》,1980年~2016年货运量与GDP弹性系数约为0.5~1.5之间。弹性系数按1.0取值,未来5年,货运量将增加37%,即如柴油车单车排放不改善,柴油车排放将增加37%。

柴油车污染防治建议

笔者建议,未来几年我国柴油车污染防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是降低柴油车排放的治本之策。建议构建以电气化铁路、清洁船舶为主的中长途客货运,以低排放车、新能源车为主的短途客货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着力降低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利用现有货物运输平台、整合大型物流企业货运信息,利用“互联网+”高效物流等业态创新方式,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二是推进清洁柴油车行动计划。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重点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开展新生产柴油车环保达标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车辆登记注册前开展环保信息公开和污染控制装置查验,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手续。强化在用柴油车环境监管,建立“环保检测、公安处罚、交通维修”在用车闭环管理模式,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测体系,利用遥感监测、定期排放检验、OBD远程监管、现场路检路查和停放地监督抽测,实现对高排放车辆全方位监控。推进清洁柴油车提标改造工程,采取划定禁限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加快淘汰老旧柴油车。在重点区域,对残值较高、具有改造价值的电控油泵系统的国三以上柴油车,安装颗粒物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在线监控终端和氮氧化物传感器等,并实时跟踪后续改造效果,推广新能源车。

三是改善柴油油品品质。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柴油,推进车用柴油、普通柴油、江海直达和内河船用燃油“三油并轨”,研究制定更严格的油品质量标准。开展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油品行为,取缔黑加油站点,杜绝调和油组分以化工原料出售。建设油品溯源体系,制定车用油品供应负面清单,负面清单禁止采购。同时,推进车用尿素水溶液加注体系及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