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3上一版
 
伊利:倡导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8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利:倡导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内蒙古伊利集团总部
伊利集团荣获“第七届国际碳金总奖”
收割苜蓿草
伊利集团发布《2017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
伊利集团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盘式挤奶大厅
“湿地自然教育学校”揭牌
 

伊利:

倡导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

作为大自然的本色,绿色不仅是生命的象征,更是这个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变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牺牲品,在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的今天,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念。

面对未来的巨大挑战,一个伟大的企业理应致力于为环境、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这也是伊利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作为一家健康食品企业,伊利始终秉承“平衡为主、责任为先”的理念,贯彻“可持续的能力,代表了企业的未来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用“品质”让世界共享健康,用“可持续”让未来更加美好。多年来,伊利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绿色通道,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中国企业应有的贡献。

对标SDGS 以科学理念为指引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伊利不仅稳居全球乳制品第一阵营,更是蝉联了亚洲乳业第一的桂冠。在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的“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指引下,伊利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落地,建立了“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CSD)体系”,英文简称“WISH”体系,意为“美好生活”。

“WISH”体系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选取其中跟企业密切相关的九大目标,落实到产业链共赢、质量与创新、社会公益、营养与健康四个重点行动领域,将可持续发展全面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多年来,伊利始终坚持以“WISH”体系为指引,有节奏有目标的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不久前,伊利发布了《2017伊利集团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伊利建立“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CSD)体系”后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针对重点领域,多维度阐述了伊利社会责任理念及未来发展战略,同时用实际数据和案例,展现了推动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也诠释了伊利多年来坚持的“可持续的能力,代表了企业的未来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绿色产业链 以龙头责任为先导

伊利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通过全面建设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与风险防控体系,推进能源环保管理,在提供高产品品质的同时,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大众的营养与健康福祉。

多年来,伊利在坚持为国人提供最绿色健康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作为产业链上综合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应有的责任,始终致力于带动合作伙伴实现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基于“绿色产业链”战略,伊利强调产业链条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但自己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还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整个产业链,从制度上提出明确要求,优先选用注重环境保护的供应商。

除此之外,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推动现代化牧场的可持续发展,伊利于2010年创立了伊利奶牛学校,整合上百位世界顶级行业专家,对奶源基地技术人员和牧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在2015年全面升级现代牧场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出了“伊利奶牛学校牛二代训练营”。在全国范围内,为牧场主接班人进行包括技术、管理、财务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培训。

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中国样本”为宗旨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一家有着草原文化基因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不但在运营中承担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行先试,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借鉴和样本参考;同时还肩负着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构建中国话语、肩负中国责任的使命。

正如董事长潘刚所说,作为首家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和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伊利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国企业的承诺、担当和努力。在数十年倡导和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伊利始终致力于打造全球商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时至今日,这份饱含了几代伊利人辛勤付出的“中国样本”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的付出和贡献,这既是伊利的荣耀,更是伊利的责任。

为什么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成为“中国样本”?

作为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与联合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伊利早在11年前就开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行动。在2007年达沃斯论坛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首次提出“绿色领导力”概念,并进一步将其升级为伊利的“绿色产业链”战略,致力于推进全产业链、全行业的绿色发展,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九大承诺,展现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伊利率先解决的是管理问题,通过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形成“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管控、各部门分头管理、重点生物多样性项目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伊利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整合国内外机构权威观点后,识别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5大因素和6大领域。在此基础上,伊利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并以此在员工日常生活、供应商选取、项目选址和设施、交通和物流、生产和制造流程等全产业链环节开展了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2018年5月22日,正值《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第二十五周年之际,伊利发布了伊利集团《2017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报告以2017年数据为基础,详细介绍了伊利内部推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同时包含了对外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工作。报告的发布是伊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也为今后更科学地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

报告指出,2017年伊利共投入1.8亿元用于环保建设,能源消耗密度已降至0.0525吨标准煤/吨,全年共减少能源消耗35700吨标煤,单吨产品COD减排量为0.08千克,可谓成绩斐然。这是伊利发布的第一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年报,未来,伊利将定期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年报,让全社会共享保护成果,促进中国乃至世界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机制的规范统一。

经过十余年的不辍努力,伊利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可。2017年底,在2017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峰会上,伊利被联合国全球契约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7中国企业最佳实践”,同时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内的伊利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由于行动的前瞻性及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效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样板”收入全球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案例集。另外,在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2017年度报告中,伊利是入选活动数量最多的企业,彰显了伊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突出作用和地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帕梅尔女士对伊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给予了极大肯定:“伊利是亚洲最大的乳企,企业把生物多样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这很了不起。而且伊利的绿色产业链战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了极大的正面效应。”

这个教科书似的“中国样本”包含了什么?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条路上,伊利一走就是数十年,这份持之以恒的精神源自于伊利人“让世界共享健康”的美好愿望。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的指引和保障下,伊利在栖息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全面出击,逐渐形成了“多点开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局面。

在栖息地保护方面,2016年,伊利金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在东北松嫩平原共同开展“可持续玉米种植示范—东北湿地保护项目”,探索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与玉米种植生产模式。同时,通过对松嫩平原重要湿地和主要水鸟种群监测,了解和掌握湿地健康状况,推动有效的湿地管理策略,保证当地湿地生态环境健康。

为了落实“荒漠化防治”政策和支持“苜蓿振兴计划”,伊利从2014年开始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流转沙化土地3.72万亩,用于种植紫花苜蓿,既实现了奶牛养殖、粪污还田、牧草种植循环利用,减少了牧场环境污染,又借助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有效治理荒漠化土壤,打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2011年开始,伊利与国际权威第三方碳审核机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合作,不仅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全面碳排查,而且连续8年自主开展SGS全面碳排查,也正因为伊利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伊利荣获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中心颁发的“责任金牛奖”并连续五年获得世界环保大会颁发的有着“世界低碳环保楷模勋章”美誉的“国际碳金奖”,被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评为全球“以低碳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表现者”。

在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伊利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坚持乳制品包装“4R+1D”发展方向,即低消耗(Reduce)、再利用(Reuse)、可回收(Recover)、再循环(Recycle)和可降解(Degradable),保证乳品包装的绿色化,并致力于实现从原料制造到回收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节能、省料、高效、无害。自2011年起,伊利联手国际顶尖包材供应商——Tetra pak利乐和SIG康美,以金典为始点进行FSC包材全面应用。FSC包材具备低能耗、可降解、再利用等特点,这种包材的使用从源头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实现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7年,伊利金典累计使用24亿包低消耗、再利用、可回收、再循环和可降解的FSC包材,相当于推动了8万亩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随着规模化牧场的快速发展,高度密集的奶牛所生产的大量粪污已成为阻碍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伊利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尖端的科技不断发展有机农业,研发并推广了新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在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伊利结合各地牧场特色,在所有自营牧场中,伊利配套建设了雨污分离、清污分流、干湿分离等设施,开发“牧场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新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粪渣主要用于回填牛卧床,氧化塘废水主要施用于自有租用或青贮供应商农田,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解决了牧场的环境治理和可持续问题。同时,伊利以生态友好型牧场为示范,通过“奶牛学校”、“牛二代训练营”等渠道积极推广绿色牧场的理念,推动合作牧场进行环保改造,将伊利的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推广到全国更多的牧场。

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伊利一直将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不仅全面评估自身生产经营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实施全过程物种保护,并且长期开展监测、保护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物种多样性保护水平。自2016年起,伊利与新西兰当地公益组织怀塔基河岸增进协会(Waitaki Ripar ianEnhancement Society)合作开展野生三文鱼保护项目。伊利承诺对协会进行为期3年的资助,帮助运行维护三文鱼孵化场、购买鱼饲料,并改善怀塔基河域的野生三文鱼生存环境。

在环境治理方面,伊利高度重视生产运输环节中的环境保护工作。2017年,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伊利投资约1.8亿元用于燃煤锅炉烟囱改造、煤改气、污水厂改扩建等项目。整个节能减排计划围绕车间节能灯具改造、车间清洗系统升级、空压机余热回收、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电机节能、应用节能型水泵、自动化控制、流程优化、能源梯级利用等项目展开,累计共实施节能项目100多个。同时伊利从集团、事业部到各个生产厂层层建立节水工作小组,分解节水目标指标,并且引入“企业水平衡测试”专业管理工具,查找漏点或浪费点并改善,通过管理改革,2017年全国工厂年节约用水量约48.247万吨,截至2017年底,伊利自建污水处理厂(站)的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年降解COD约5.5万吨,实现污水排放100%达标。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光。作为中国企业中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行者,为了更好地履行九大承诺,伊利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的同时,更是勇担生态环境保护倡导者的重任,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的同时,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

据介绍,为了让生物多样性意识深入人心,2017年4月,伊利金典联合《歌手2017》节目,在“金典之夜·金典歌手2017巅峰会”上,邀请韩红、李玟、林忆莲等众多歌手为伊利金典联合WWF合作的湿地保护项目发声,总共吸引了超过1277万人次关注。巅峰会以伊利金典“湿地保护”宣传片为开篇,用歌手化身伊利金典和WWF“公益使者”的形式,呼吁大众与歌手们一起关注湿地保护,传递了伊利金典的环保理念。

紧接着,在2017年8、9月份,伊利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四重奏”。第一步,为了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伊利金典与喜马拉雅电台合作推出“聆听自然的天籁”活动,让网友在互动中感受湿地的声音和色彩,发现湿地的美;第二步,伊利金典联合阿里巴巴发起“自然馈赠,馈之自然”的4.6平方米东北湿地保护项目,提出消费者每购买一箱金典有机奶,金典就配捐一笔公益善款,相当于守护4.6平方米湿地的生命律动;第三步,借助现代互联网传播渠道,伊利邀请“旅游达人”前往东北参与湿地体验之旅,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最真实的自然之馈,号召消费者同伊利一同保护东北湿地;第四步,为了向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生物多样性知识,伊利金典联合WWF和吉林省湿地保护协会,在向海和莫莫格成立了湿地自然教育学校,对近350名学生进行湿地保护课程的传授。

这部伊利生多保护交响曲就如同伊利多年来践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一样,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游响停云,不仅唤醒了众多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更是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走进了亿万国人的心中。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过,伟大的企业理应致力于为环境、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我们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还很长,未来,伊利将继续坚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乳制品产业,同时号召更多的伙伴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共同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舞台上展示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