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塞罕坝林场达成首笔碳汇交易
推动儿童环境教育,传递绿色环保理念
青山成为“聚宝盆”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8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成为“聚宝盆”
生态经济激活富阳湖源乡
 

◆本报记者周兆木

通讯员仲芷菡 王小奇

不久前,一场乡游大会,让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名声大噪,漂流、度假、土味农产品等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纳凉经济”,也让这个偏远乡镇变得热闹起来。

富阳区湖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湖源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乡土资源等特别丰富,乡游大会只是起步,要让更多人了解湖源,来到湖源,甚至扎根湖源。

窈口村:借清溪水,做“香饽饽”

窈口村是富阳最早做漂流项目的地方。凭借着一脉清澈灵动的壶源溪,窈口村漂流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红红火火至今。这一项目的可复制性强,壶源溪资源被看好,溪流上游,诸暨境内又出现了两个漂流项目,5公里范围内3个漂流地,竞争非常激烈。但窈口村的漂流项目,仍然凭借着环境优势,占据着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据项目经理李依明介绍,壶源溪漂流的开放时间一般是从5月到“十一”小长假结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黄金期”,工作日客流量有三四百人次,周末则可达近1500人次。

借助漂流这个乡村旅游的“香饽饽”,民宿经济在窈口村也逐步壮大。

2009年,窈口村第一家农家乐开张。如今,窈口村已有经营户24家、550个床位,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营收880万元。2013年,窈口村还创建了省级农家乐集聚村。但村里的民宿基本以中低端为主,价格不高,村民赚的是辛苦钱。

“利用小城镇环境整治的契机,我们统一规划设计窈口村民宿的外立面,免费为农户提供内部设计图纸参考,提升民宿档次,让竞争日益激烈的民宿业,焕发新的商机。”湖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湖源推广全域旅游的当下,窈口应该把握这次机会,走上发展精品民宿之路。

来到窈口村,“小英土特产店”是很多游客来“打卡”的地方。走进

店内,土鸭蛋、土鸡蛋、土蜂蜜、豆腐皮、南瓜子等土特产品非常受欢迎。可以说,一家聚集特产的小店,打开了人们认识湖源的另一扇窗。

“我的店是和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一起发展起来的,最开始还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村里旅游火起来了,我的土特产生意也越来越好。”店主小英笑意盈盈,她直言一到端午前后,自家的灰汤粽就成了“爆红单品”,一个月卖出三四万个已是常事。

上臧村:栽梧桐树,引金凤凰

相对窈口村而言,上臧村则是“后起之秀”,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造环境,引项目。

上臧村被人称为山抱水围的“江南小九寨”,壶源溪最精华的一段就在这里。不同于波澜壮阔的大海与水平如镜的西湖,壶源溪静得让人感觉不到流动,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环水而立的青山峰峦奇峻,宛如翠绿的屏障倒映水中,呈现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景观。

此情此景,得益于上臧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密不可分。

一年前,一场“美丽乡村建设擂台赛”让名不见经传的上臧村大放异彩;今年7月,湖源乡乡游大会启动仪式,就在上臧村边的古银杏树下、潺潺壶源溪旁举行。

“自从乡游大会后,来村里游玩的客人更多了。你看溪里的竹筏,10元/位乘坐一次,划桨的村民最忙时,一天能赚1000元。”上臧村党总支书记孙军林指着溪上停泊的竹筏说。

感受到因环境改善带来的各种利好,上臧村开始全面“造”环境,继续“拉”经济。放眼壶源溪,四面环水的中港岛即将以露营基地的“新身份”对外营业;对岸的环岛种植着50亩无花果,另有35亩地的创意田园供游客采摘体验、观光游览;长达3.5公里的休闲游步道循着山体态势直抵码头与观光台,整个壶源溪上臧段流域仿佛是一座鲜活的“水域城市”。

“上臧村水上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不久就将对外营业。”孙军林说,届时,将有竹筏、机动船、手划船、自开船、自划船等35条船,船只配套管理用房、客流集散中心、淋浴间等相关用房及设备将同步建设。

除了水上项目,上臧村的杭派民居即将动工,村里已回收不少闲置农屋,用于民宿开发。

双喜村:护原生态,建度假村

除了大面积种植日本甜柿,外界对双喜村知之甚少。但这里有着整个湖源乡最突出的地貌特点:田地连亩、重峦叠嶂,保留着原生态的乡村风光。尤其是寺口自然村,虽有登记在册人口687人,但常住人口仅100人左右,且以年长者居多;位于最里面的高田坎区块,距离环金线约2.5公里,更是人烟稀少、泥土房居多,但这里山路蜿蜒,树林茂密,一条青石古道连通山上山下。

“现在只有山脚下一户人家偶尔住一段时间,其余的都搬走了。”双喜村村委委员戴巨根说,上世纪50年代,高田坎区块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深处高山,靠山吃山,“当年很多山下人,都愿意嫁到山上”。

因寺口自然村一带的土壤并不好,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村民曾尝试种水稻、花生等作物,但亩产都不高,村民陆续迁移至山上造房安家,自给自足是村民们几十年来最质朴的生活写照。

戴巨根说:“但山上资源毕竟有限,交通不便,前些年村民又陆续下山,很多人住进城里,都不肯回来。”

2011年,村里有了整体搬迁高田坎区块的想法,在湖源乡政府西面位置,建好公寓楼,符合条件的36户村民,从2015年开始陆续搬到山下。

高田坎区块地处峡谷当中,风景优美、古民居房不少。面对这样的现状,湖源乡政府着力依托境内资源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结合村庄生态与区块实际情况,提出要通盘考虑进行整体规划。

湖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田坎区块已在整体开发中,发展度假村项目,让这个原生态区域早日焕发出别样生机。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