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切体悟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之重、责任之重、使命之重,坚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以“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护好黄河母亲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陕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支撑,在陕西省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胜利上发挥了重要服务作用,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起到了引领效果。当前,全省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上,认识更加深刻、举措更加务实、成效更加鲜明。
创新思路强化管理
自觉扛起振兴陕西监测工作的使命担当
生态环境监测要在规范、重在管理、强在能力。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中贡献陕西力量。
一是高位推动监测体系建设。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2021年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理顺运行机制,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不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同时,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规划》,为系统提升现代化监测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是不断完善监测制度体系。经省政府同意,出台《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管理办法》,全方位加强监测站点管理保护运行;相继出台了《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办法》《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评估指南》《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示范实验室评选办法》《陕西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夯实监测工作发展基础,搭建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四梁八柱”。
三是全面加强监测统一管理。利用各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现有技术力量,对全省所有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由市级监测站交叉运维,实现省级统一管理、全程质控,经过三年实践,监测数据传输率和有效率均保持在99%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年来,省级共投入1.5亿元足额保障市级监测站完成省级事权任务,采取年度评估方式对各市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对各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形成了部署任务、下达资金、绩效评估、年度考核管理的闭环,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
四是监测网络建设立体推进。科学统筹网络建设,基本建成涵盖各类环境要素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建成联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823个,实现全省所有县(区)和关中乡镇(街办)监测全覆盖,布设地表水省控以上手工监测断面234个、自动监测站131个,环境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联网率走在全国前列。西安市率先建成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20个,陕西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申报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碳监测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新污染物监测探索不断推进。
五是发挥监测服务支撑作用。秉承“监测为民、监测利民、监测亲民”理念,不断满足老百姓的环境信息知情权,各类环境监测信息和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支撑、重大活动保障、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评估、环境风险预测预报、突发环境事件追踪溯源等,在重大活动中对环境质量的精准预测预报,保障了活动顺利进行,展现了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的过硬素质。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
积极探索陕西监测能力发展新路径
围绕服务环境管理,陕西省不断探索各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新路径,加强科技创新,用监测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一是以发展地方特色为切口,撬动监测能力实现突破。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功创建了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臭氧精准预报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两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西安市、汉中市分别创建省级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示范实验室和土壤监测示范实验室,安康市、宝鸡市、铜川市正在创建固体废物监测示范实验室、质量管理示范实验室和碳监测示范实验室。宝鸡市、咸阳市、榆林市、安康市、铜川市等5市结合各自地域特点和辖区特征污染物,创建区域县级监测示范站,全省监测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汉中市创建“陕西省土壤监测示范实验室”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大反响,激发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支撑治污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以贯彻规划为引领,不断加强各级监测能力建设。三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贯彻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全省各级共投入14.26亿元资金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全省监测能力不断提升,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已形成涵盖十二大类356项1320个参数的资质能力。同时,围绕管理需要,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生态遥感监测、碳监测试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成因调查及精准管控、新污染物调查等多个项目建设或研究,为高水平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西安市环境监测站等8个市级监测站资质能力均较2021年大幅度提升,9个县级监测站取得了新的监测资质。
三是以实战演练为抓手,不断提升监测队伍素质。紧贴实战需要,从2006年起,陕西省陆续开展了9次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2021年,首次开展了执法监测联合练兵,采取联合答题、联合培训、联合实战比武等方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左右手”同步发力、同步提升。2022年,组织开展了智慧支撑云上水环境应急监测演练,首次采用大数据、云演练方式,检验应急监测技术体系下支撑水环境风险监管的能力和水平。2023年,增加了企业自行监测检查实战比武和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现场比武等环节,为今年将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提供了陕西方案、贡献了陕西智慧。
四是以数据质量为生命线,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始终严守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建立完善防范和惩治数据造假体制机制,印发《进一步完善预防和惩治人为干扰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工作方案》,推动省人大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的决定》进入立法程序,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经得起检验。
锚定目标真抓实干
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陕西省将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牢牢把握“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这一工作主线,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夯实事业基础,优化网络布局,集成数据质效,促进监测新质生产力提升,强化智慧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值”描绘美丽陕西的“颜值”。
一是在监测数智化转型上求突破。围绕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和全省环境管理需要,在天、空、地一体化统筹布局、污染溯源预警、数据综合研判等方面提前谋划,整合优化省级统一监测管理平台。
二是在数据质量管理上出真招。积极主动作为、创新质控手段、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推动省人大年内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监督管理的决定》,加快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行。
三是在基础能力建设上强保障。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监测示范实验室和县级区域监测站建设,以特色专业促进人才培养和业务提升,围绕属地污染物排放和风险管控需求,培养一批能够高效支撑污染源监管的技术力量,确保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
四是在打造铁军先锋队作风上见实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持续用力,以争创“五星级”党支部为抓手,打造全面过硬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着力把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锻造成“既干事,又干净”的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