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嘉
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无不令人心向往之。炎热的暑期,滨海游、海岛游成为热门的度假之选;出海打鱼、蟳埔簪花等民俗体验吸引游客打卡,尽享海洋文化的魅力;绿色、放心的各类海产品满足了味蕾、丰富了生活;“海洋上的故宫”——国家海洋博物馆成为人们认识海洋的重要课堂。
正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让人们能够在这片蓝色家园找到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然而,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已不可小觑。在国家海洋博物馆今日海洋展厅,有一件5米多长的白鲸模型格外引人注目。这条白鲸的后半部分被废弃的塑料瓶、垃圾袋等海洋垃圾填满,直观地展示着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致命影响,也警示参观者:保护海洋刻不容缓,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
海洋给予了我们太多,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弘扬人海和谐共生的海洋生态文化,形成全民积极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和行动自觉,打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这为正确处理人海关系,全民参与走人海和谐之路树立起鲜明的旗帜。
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开发海洋、经营海洋、保护海洋,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在人海和谐之中涵育出兼收并蓄、历久弥新的海洋文化,完成了海洋文明发展的壮丽远航。如今,海水更清了、海滩更净了、海鸟更多了、滨海湿地更美了,这是大家的切身体会,更是社会各界不懈努力从严管海、生态用海、系统护海、着力净海的成果。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继续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亲海近海的同时更要爱海护海,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共同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
海纳百川,却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于海长于海的人们要在保护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不能“靠海不识海”、一味地向大海索取,而要争做具备海洋素养的“蓝色市民”,在共享海洋给予的福祉同时,为美丽清洁海洋付出行动。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福建厦门面向广大市民选聘筼筜湖“市民湖长”,海南探索建立鼓励游客参与海滩垃圾清理的“垃圾银行”,都以生动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力量和全民参与能够为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出重要作用。
滨海地方与海洋有着空间上天然的紧密联系,但也不能片面地认为海洋保护只与滨海群众有关。我国1.8万多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海相接,是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影响的出口。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循环过程中,空气、水体、土壤中的污染物都和海洋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并不能因为远离海洋就无所作为。每个人深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就是在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比如,不购买珍稀海洋生物制品、不惊扰海洋生物、不向海里遗弃塑料垃圾,自觉维护海洋生态健康;自带杯、自带袋、自带餐具,减少瓶装水、塑料袋、塑料餐具等消耗量,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产生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也会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习惯,汇聚成强大的力量。
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海洋生态环境,既是为了当下的幸福和发展,也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蓝。当我们每个人在尽享海域之壮美、海岛之瑰丽的同时,都能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迈出担当尽责的一小步,海洋可持续发展、人海和谐共生就能更进一大步,海洋才能永远成为人类可以栖息、赖以发展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