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圳宝安区环保工作接地气
青鳉鱼为太湖水“放哨”
泰安实施118个减排项目
北京顺义区重点检查重型柴油车
适应新常态 推动新发展
济源建成有机肥产学研基地
岑巩县环保部门约谈涉污企业负责人
关于拟命名江苏省南京市等48个地区为国家生态市(县、区)的公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鳉鱼为太湖水“放哨”
无锡采用生物传感技术迅速反馈水质变化
 

◆本报通讯员郭寅枫 白永喆 记者李莉

身长不足两厘米、通体透明的一尾青鳉鱼,在一个约150毫升的水瓶里活动,通过生物传感技术,能迅速将水质变化准确反馈出来。

记者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河畔的景宜桥水质自动站,看到一台正在运行的水质在线生物安全监测仪,青鳉鱼快活游动,水质数据以跳动的曲线图呈现,给一旁负责记录的环境监测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之一的梁溪河水质稳定达标。

“如果能提前预知水质变化,应急治理就能有的放矢。”环境监测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初,无锡市首次引入青鳉鱼制成在线监测仪,目的就是提前感应水质变化,“它对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一旦有污染混入,活跃度会立刻降低,甚至死亡。”

为确保不出现“鱼为”误差,记者看到,一台监测仪上连接了8个水瓶,每个瓶里装有1~3条数量不等的青鳉鱼,它们的游动均有微型摄像机跟踪,水质情况以不同时段内变化的曲线逐一显示。据介绍,青鳉鱼是国际知名的医学用鱼,原产于日本,每天在瓶中工作12个小时,然后被“同事”接替,工作15天“轮休”一次,“休假”长达半个月。

“它们适应在水草环绕的水里生活,太湖水的藻类密度偏高一点。”环保专家认为,“放长假”对有效监测十分必要,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青鳉鱼,只在实验室特制的水草环境中休养,不会进入市内水域,对“土著”水生生物不产生任何威胁。

青鳉鱼“游”进水环境监测体系,让太湖连续第八年安全度夏的备战更加从容。过去几年,无锡市投入近两亿元,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9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监测各重要水域水质,还有卫星遥感监测水生态环境的大尺度变化。而青鳉鱼这种纯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最为直观的预警,省去了漫长的实验室检测时间,给制水部门完善制水和供水方案留出“提前量”。

“青鳉鱼‘试喝’后有异样,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市太湖办再次强调,确保饮用水安全始终是太湖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无锡市已成功“打通”长江、太湖两大水源地,有了安全高速供水通道后,供水应变能力在全国领先。尽管如此,水质监测指标仍没有丝毫松懈,监测内容覆盖饮用水109个国标全项,包括化学品、农药等引发的有机物污染,以及重金属、藻毒素等污染,“只有‘试喝’安全的水,才能流进市民家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