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丝路的生态安全
丝绸之路的味蕾记忆
丝绸之路旅游先联先通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5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丝路的生态安全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沿线部分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严重,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带。沿途国家很有必要在跨国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政府间的合作,一起行动起来,共建丝绸之路生态文明。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其地理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貌形态以沙漠和草原为主。古丝绸之路上很多城邦灰飞烟灭,其主要就是因为沿线的地理环境条件极其恶劣。

同时,还存在工业污染、地震灾害、土地沙漠化、人口过快增长等问题,生态整体上对于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不强。目前,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如因过度开发,咸海濒临消失,里海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部、中亚、中东等地区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加剧,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沿线各国特别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风险必将明显加大,必须协调好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那么,如何守护丝绸之路的生态安全?

古丝绸之路兴起于农业文明时代,衰落于工业文明时代,是农业文明时代的辉煌代表。但丝绸之路的复兴绝不是重回农业时代,而是要吸取工业文明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人类文明史上再创奇迹,引领全球率先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在古丝绸之路文明中,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相互交融,四大文化体系中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生态文化是丝路沿线各主流文化的结合点和共同点。因此,以生态文明统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

正如专家所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是经济问题,但需要走出纯粹经济主义的解读,事关人类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与发现,不是传统工业经济的复活,而是文化资源的激活。它需要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环境最低干扰的新居住方式、新文明方式、新商业模式。只有这样,这条经济带才能真正复兴,成为具有可持续生命力的复兴。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专家建议,尽快建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率先启动生态环境共同行动计划。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