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点区域及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初步建成
核辐射与雾霾形成没有关联性
陕西副省长调研环保应急工作
图片新闻
十堰打造黑臭河治理样本
开展文化宣传 护核与辐射安全
环境保护部在吉林成立朝核应急前沿指挥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文化宣传 护核与辐射安全

 

上接一版

事实上,在大力推进核安全文化宣贯工作的同时,国家核安全局也紧锣密鼓地推进核安全文化顶层设计工作。

2014年年底,国家核安全局会同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组织制订并颁布了《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为全行业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提供了指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国家。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借助文化的力量,以核安全文化为引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核安全、践行核安全的大氛围。”核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国家核安全局将继续深入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让这项工作长久进行下去。”

深入开展检查

维护行业安全

位于上海闵行开发区的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是接受2015年核与辐射安全大检查的50多家核设备持证单位之一。在凯士比公司总经理朱向东看来,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这次非例行大检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现自身问题的新视角。

事实上,对于所有接受检查的企业而言,2015年的大检查无疑也是一场自查自检、提升安全水平的好机会。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迅速开展了全国核与辐射安全大检查。

“这次大检查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反应快,中央部署的同时我们就做了准备。”核三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此次检查的范围包括民用核设施、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设施、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重点核设备制造单位和铀矿冶设施。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福岛核事故后核与辐射安全改进行动落实情况、核安全“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落实情况等。

“除了以前的常规检查项目外,这次我们还关注了常规消防、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通过检查,我们认为,核电厂和研究堆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有效,核安全管理到位,没有发现系统性的核安全风险和隐患。”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结果证明我们日常的监管是有效的。对于核行业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复杂性行业来说,安全监督不应是运动式的监管,而应是日常式的监管。”

大检查结束后,如何进一步巩固检查成果成为国家核安全局2016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核三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基础上,我们将认真分析共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档案,督促限时整改或制定整改方案。”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5个方面深化大检查工作的成果:一是继续强化核设施纵深防御,减少核安全风险;二是提升核设备制造水平,服务走出去战略;三是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四是优化核安全监管体制,提升核安全水平;五是注重核安全公众沟通,提升公众接受度。”核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破解发展瓶颈

形成行业合力

2015年8月,跟随朋友们一起走进山东核电科技馆的高中生许帅在体验“探索之旅”环节时兴奋地告诉记者:“海阳核电一号机组就在眼前,太壮观了。”

像许帅一样有机会走进核电站进行深度体验并与专家交流互动的还有许多人。2015年,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牵头指导,国内几大核电企业主办的核行业全行业首次公众开放活动,给公众带来了深度了解核电与核技术利用行业的机会。

随着我国核行业的快速发展,公众沟通日益成为难以破解的瓶颈之一。国家核安全局历时两年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形成《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方案》及《核电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核技术利用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和《输变电工程公众沟通工作指南》,建立了科普宣传、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应对“四位一体”的沟通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2015年的公众沟通活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成体系的系统,以前是各干各的,现在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形成合力。”核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2015年7月起,打开国家核安全局门户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到所有核电厂发生的运行或建造事件、年度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和自动站实时监测数据。

“信息公开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做,这两年有了明显进步,接下来要做得更好。”核二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公众沟通工作,国家核安全局推出官方微信,拓展了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渠道,建立媒体培训和沟通机制;组织制作系列科普教材和短片;全面公开项目建设、安全运行、辐射监测、事件事故等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