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再平衡
让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实现蓝天常在需下哪些功夫?
“我为改善环境质量献一策” 征文启事
调动公众绿色出行积极性
创新工作方法 补齐环境短板
在环境监测中传承好工匠精神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蓝天常在需下哪些功夫?

 

◆王冠楠

通过严格管控、实施应急保障措施,一些地方蓝天重现。然而,严控期一过,硬手段一解除,蓝天数又会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认为,蓝天之所以不能持久,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

一是内生动力不够。环保法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但部分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平时没有下功夫狠抓各项污染防治任务。到了重大活动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突击采取一些停产、限行等非常规手段,成效难以持续。

二是绿色发展程度不高。没有绿色发展的底子,也就没有环境保护的底气。比如,严控时期实施停产、限产措施的涉污企业,之所以还能一直经营,关键就是没有更好、更绿的产业来替代。究其根本,主观方面,对转型升级有畏难情绪;客观方面,产业层级总体处于中低端的基本国情还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从环保部门牵头制定的管控方案来看,污染源本底调查详细、应对措施科学有效,说明对大气污染的症结和对策是比较清楚明白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但在平常时期,由于环境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令不够畅通,一些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3方面入手,力争实现“天天蓝”:

首先,坚定决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刚性约束。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把环境保护摆上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每一天都当做严控期来对待,统筹部署,严格督查,扎实做好降煤、控排、禁烧等各项工作,坚决把雾霾降下来,让良好“气质”多起来。

其次,加快转型,促进绿色发展。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生态环境“三分靠治理,七分靠转型”。必须要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度来认识,狠下功夫调结构转方式,为环境减负,用生态增值。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环境使用效率,培育绿色发展增长极。

第三,深化改革,健全管理体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要严格落实中央各项改革部署,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分开、治污职责和环保执法分离”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负总责,环保部门牵头抓督查执法,相关部门既要管业务又要管治污,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形成广泛联动、密切协作的强大合力。对于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要确保工作的延续性稳定性。党政同责的要求再强化、环保队伍建设再加强、环保投入再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