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利益再平衡
让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
实现蓝天常在需下哪些功夫?
“我为改善环境质量献一策” 征文启事
调动公众绿色出行积极性
创新工作方法 补齐环境短板
在环境监测中传承好工匠精神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动公众绿色出行积极性

 

◆杜慧玲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每到假期空气就格外清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节假日期间,开车出行的人数大大减少。多地的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证实,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形成具有较大贡献。绿色出行对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方式,调动公众绿色出行的积极性。

一方面,鼓励公民选择绿色方式出行。让公众主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前提是要有方便、快捷、廉价的交通网络。为此,要大力发展城市公交、轨道、班车以及校车综合网络系统。多年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我在瑞典不买车》,文中提到瑞典的公交系统、地铁以及小火车四通八达,每家每户都有公交时刻表,公交车根据时刻表准时到准时发,所以很多生活在瑞典的人并不买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成功经验我国完全可以借鉴。此外,可以参考日本北九州等城市的做法,由企事业单位或学校对乘坐班车、校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的市民给予适当奖励。只要改变宣传思路,变以往被动说教式为公众主动自愿参与式,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绿色出行的行列。

另一方面,适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但个别地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出现了过快、过热的苗头,有关部门必须保持谨慎,防止这一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此外,报废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一行业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鉴于此,笔者建议,适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不能因噎废食,放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又不能一哄而上,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要尽快解决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管理等问题,逐步做好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的工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