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2015年中国环境报优秀理论文章名单
秸秆禁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水土保持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秸秆禁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熊和平

当前,焚烧秸秆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怎样才能实现秸秆禁烧?农民群众焚烧秸秆有哪些隐情?如何把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秸秆禁烧工作面临的困难

河南省商水县秸秆禁烧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乡镇夏收秋收时节集中焚烧秸秆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乡镇的秸秆焚烧。秸秆禁烧年年讲,但秸秆年年烧,集中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是秸秆综合利用难。一亩玉米产生秸秆大约为1200斤,是小麦秸秆的两倍,而玉米秸秆利用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却十分滞后,造成秸秆出路狭窄。近年来,小麦秸秆禁烧工作成效较为明显,主要得益于小麦秸秆可以用作造纸原料。而玉米秸秆除少量进行青贮养牛或作为燃料得到利用外,大部分只能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

二是秸秆清理运输难。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客观上造成了秸秆清运的困难。由于清运秸秆费时费力又缺乏经济效益,很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要请假回来收割,很多农民认为把时间浪费在秸秆清运上很不划算。

三是群众观念改变难。个别乡镇禁烧宣传仅仅停留在播录音、贴标语上,农民司空见惯、麻木不仁,感觉不到燃烧秸秆造成的严重后果。加之部分乡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过多采取堵的办法,没有完全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想办法做工作,导致宣传不够,教育不灵。禁烧力度一旦加大,反而极易引起农民的对抗情绪,形成禁烧失控的局面。秸秆利用方面的科学普及不及时、不到位。很多农民误认为焚烧秸秆可使田地增肥并减少土壤病虫害,而对焚烧秸秆造成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机物成分减少、营养成分比例失调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此外,农民群众普遍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认为焚烧秸秆不一定真的会受到处罚,从众效仿、侥幸过关心态较重。

四是联合管理操作难。当前,各乡镇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工作任务又较为繁重,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县直单位下派的工作人员帮助,但由于他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很难发挥作用。此外,秸秆禁烧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需要各乡镇和周边县市的密切配合,但由于各地对秸秆禁烧工作管理要求不同,又缺乏有效的沟通联动,县市区交界的地方成为秸秆禁烧的难点。

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对策

商水县耕地总面积为139万亩,年小麦种植面积12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据测算,小麦种植每亩产生秸秆约600斤左右,全县年产生小麦秸秆7.32亿斤;玉米种植每亩产生秸秆约1200斤左右,年产生秸秆约12亿斤。仅小麦和玉米种植两项,全年全县秸秆产生总量就达19.32亿斤,秸秆资源量巨大。

商水县小麦秸秆的利用途径主要有粉碎返田,作为养殖饲料、种植肥料,外销造纸等,其中年用作造纸原料的小麦秸秆约 1.2亿斤,约占小麦秸秆总量的16%;秸秆还田占48%;用作养殖饲料占5%;用作种植肥料及其他利用率为1%,其余30%成为废弃物。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较为狭窄,粉碎还田约占30%,用作养殖饲料约占3%,家用燃料占7%,其余60%成为废弃物,玉米秸秆成为秸秆禁烧的最大隐患。

笔者认为,根据商水县的实际情况,目前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关键在于搞好秸秆利用。

必须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要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大型秸秆还田机,提高秸秆还田机械的购置补贴。将县乡用于秸秆禁烧的经费用于提高秸秆还田耕作补贴,降低农民的机收成本。同时,宣传深耕和秸秆还田的好处,提高群众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努力使夏季秸秆还田率达到30%以上,秋季秸秆还田率达到60%以上。

借鉴魏集镇许寨牧业先进经验,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信贷支持,加强现代畜牧专业养殖场建设。据统计,利用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每100吨秸秆可解决32头牛或160只羊一年的饲草问题,可节约饲料粮两吨,增加养畜收入1.57万元,使秸秆转化为饲料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大力扶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加快玉米秸秆压块炭化、燃气化、原料化项目开发研究。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有机生物菌肥厂项目以及生物秸秆炼炭固体燃料项目的建设力度,优先扶持、优先发展、优先建设、优先达产,形成示范,积极推广。力争秸秆转化为原料、燃料的利用率达到30%以上。

作者系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