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斑头雁纪实
大地文心生态情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斑头雁纪实

 

◆张仲全

在三江源区和可可西里,有一群来自绿色江河的志愿者,他们在海拔4600多米的高原上,守护着珍贵的大雁——斑头雁。

他们的营地驻扎在班德湖、杰比湖附近。每个营地一般配有两名志愿者,班德湖由于斑头雁数量较多,有4名志愿者。志愿者一般一个月一换,但为了形成生活和工作上的传带和适应机制,后半个月就有新来的志愿者与上一批志愿者共同工作,学习守护经验和野外安全生活知识。

来自深圳的邹卓钢是守护斑头雁志愿者中的一员,地点在杰比湖。每天早上9点半和下午6点,他都要环湖面观察斑头雁活动情况和清点斑头雁数量,其余大多时间是在帐篷里看监控。小小的帐篷成为他和队友生活的主要地方。

帐篷虽然能够保暖,但只有10多个平方米,里面除了打地铺和安置行军床的地方,还得安放烧火做饭的土炉子。生活用水从湖里取,尽管取水时也会带上一些湖底腐根。用电靠太阳能,有时充电器坏了,晚上就靠手电和手机照明。做饭烧水取暖靠到野外捡牛粪,遇上雪天牛粪潮湿不好起火,还会弄得乌烟瘴气,一脸两手全是粪渣。

在高原4600米以上,不仅要适应缺氧环境,还要适应气候变化。高原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隔三差五大风雪,积雪过膝。风沙肆虐更是家常便饭,刮得帐篷左右摇晃,微细的沙子从门缝里往里灌,朝着人的身子里猛钻。早上从睡袋爬出来,眼睛鼻子要使劲抖一抖才能张开,嘴巴嚼一嚼总能发出“嚓嚓”声。

几个野外营地都没有通讯网络信号,对外沟通是每天定时的无线对讲机。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志愿者李斯扬主要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每5天给3个营地送一次补给。他告诉我,以前班德湖旁边的班德山上修了一座信号塔,开始有信号,但后来也没了。据说有几个志愿者思念亲人心切,满怀信心地拿着手机爬上山顶,虽然偶有信号出现,最终也是扫兴而归。

阳光普照时对志愿者们来说是心情极佳的时候,但也要注意防晒。这里紫外线极强,空气非常干燥,弄不好就嘴唇开裂。

尽管条件和环境很艰苦,看似重复单调的生活却因对生命的守护而变得有意义。往年,在斑头雁繁殖期间,居住在附近的当地群众因不知情,捡食的鸟蛋不下两千枚。实施守护和宣传后,已是极少发现有人捡食鸟蛋。

志愿者们总会把这里的苦日子当成美的享受。

美丽的杰比湖就像镶嵌在广袤大地上的翡翠。清晨的太阳从湖边喷薄而出,光芒四射。无边的大地和披着白纱的群山从沉睡中苏醒,顿时换上金黄中泛着玫红的衣裳。湖面百鸟腾飞,草地上的小动物纷纷从沙洞探出脑袋。志愿者这时也会步出帐篷,伸展被睡袋裹了一夜的身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澈透亮。当夕阳西下时,暖阳流泻,草地泛着金黄,冰雪融化的湖面显出深蓝。微风轻抚,波光粼粼,斑头雁、鱼鸥、棕头鸥、凤头鸊鹈、赤麻鸭等群鸟觅食游戏其中。

当漫天飘雪时,湖泊山峦银装素裹,洁白无暇,让人内心无比的宁静。即使狂风乱作,风沙四起,也仍让人能感受到大自然壮美的力量。

营地守护的日子很漫长,简单的生活,让时间变得缓慢,缓慢得可以让人好好地咀嚼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志愿者坐在帐篷外,面朝湖水,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或反刍人生。飘雪的日子,他们有时会来到湖边,任凭片片雪花飘落在头上、脸上、肩膀,看着湖面和大地一层一层曼妙地披上白纱。

没有成果的守护是让人惋惜的。童光明也是斑头雁的守护者,他的守护地点是在通天河的一片断崖处。这片断岸崖长10多公里,高有几十米,下面是奔流不息的通天河水。童光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听说这里小斑头雁孵化出来后有跳崖的情况,他想弄清楚。但在那里蹲守了一个月,留给他的却是满脸沮丧。因为他只看见悬岸上一个又一个的鸟蛋被大乌鸦偷吃,自己只能干着急。一个月来,没有看见一个孵化成活的,也就更没有跳崖的。他不明白那些斑头雁为何会选择这个地方来孵化幼鸟。

沮丧时,他就独自望着天空,看云卷云舒,或对着星空,放飞心情;无聊时与动物互诉衷肠,洗涤心灵。

不管日子如何,志愿者邹卓钢每天上下午,都为自己煮一杯咖啡,点燃一斗烟。再用蓝牙小音箱播放几段心仪的乐曲,抱一抱两个多月大的小藏狗丹丹,日子也就增添了一些乐趣。

原来,生活可以过得这样悠闲,这样轻松。没有繁琐的事务,没有电话的干扰,没有匆匆忙忙,没有患得患失。这样的日子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在邹卓钢心中,守护斑头雁的日子艰苦但有意义,貌似无聊但却细致悠长,空旷而美好的大自然,是他生命中非常值得珍惜、非常值得守护的。

邹卓钢是深圳一名警察,已近退休年龄。自从成为志愿者后,每年他都要来三江源当志愿者,甚至还动员女儿邹盈也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斑头雁,而是与我们和睦相处的生灵,更是我们心中的净土,守护的是我们的生命。”

几年坚守成效显著。经统计,守护后的斑头雁第二年就从1178只增加到2000只,第三年有2500只,第四年(即2015年)达到了2700多只。4年保护的成果翻了两倍多。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斑头雁全球种群数量不到7万只,这么一个小地方就集中了3%的数量。

如今,再也没有人去捡拾斑头雁的鸟蛋了,很多地方机构也纷纷关心起这项工作来了。青藏铁路的公安人员在巡线过程中,发现一只受伤的斑头雁,还会主动送到保护站救治。

冬天已经不远了,大雁又将告别。每当成群集队的斑头雁呈“人”字形或“V”字形展翅高飞,离别青海重回故园时,它们总是发出高亢而洪亮的声鸣,像是对善待动物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又好似对绿色江河志愿者们不舍的眷恋。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