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传播乡土文化 搭建精神家园
美不胜收 百花齐放
有根的人内心才强大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16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到了危机时刻
传播乡土文化 搭建精神家园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要营养,是自信心灵的精神支撑。

社会需要文化支撑,教育更是如此,一种教育必然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才能成为全方位滋养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发育人生各种细微情感的沃土。

当下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全球化的强大冲击、乡村学校凋敝带来的学生脱离家庭等状况,使得传统的社会教化和家庭仪式这两大传承乡土文化的渠道都已断裂。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一代对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风俗习惯知之甚少,正逐渐失去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走向消亡,民族文化正在成为掌握在少数“精英”人中的文化符号。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国农村在转型时期正面临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文化缺失的困境,而这些都在有意无意地剥夺青少年“活着”的理由、生命的意义和快乐。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后代子孙能否有意义地、快乐地、健康地活着,绝不是小问题。

钱理群明确提出“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一教育理念,认为编写乡土教材要考虑年轻一代远离乡土的趋势,乡土教材要承担起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让年轻人重新找回精神上的家园。

课堂是乡土文化传承最有保证的平台

目前,课堂是乡土文化传承唯一最有保证的平台。课堂教学是目前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将乡土文化作为课程引进课堂,不仅是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是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

搞好乡土教材建设、推动乡土文化进课堂,既是传承和发展中国多元文化的客观要求,又是加快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

乡土教材:心灵的起点与终点

乡土教材,顾名思义,是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很多人会误以为乡土教材是为乡村做的教材,或者是为少数民族做的教材。这是因为没有搞清乡土的意思。著名教育家傅宝琛对此有个清楚的阐述:所谓乡土,就是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和学校的所在地,就是他们的家乡。所以,乡土,既不单指乡村,更不是少数民族地区,而是每个人都有的家乡。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在城还是在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乡土教材同样也要树立这个价值理念,关注学生终生发展,在面向学生现实生存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

当前,很多人缺乏对自己区域文化内涵的全方位理解,因而面对丰富繁多的文化资源无从选择,也无法构建乡土教材的基本框架。同时,资金的匮乏、人才的缺失以及地方编写与推广的内在动力不足等原因,也导致乡土教材的开发不如人意,更不用提乡土教材的后续开发和使用。

简单的乡土文化知识汇编、地方民间技能的传承等教材,不能叫做真正的乡土教材。真正的乡土教材应该传承文化精神,使学生能在本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应具有乡土性和时代性,能对乡土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其内容应该能够展示完整的本土文化结构——地域和历史,生计与生活方式,文化遗产(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自然以及发展与变化等),并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活动性、操作性、乡土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

乡土课程的主要涵盖内容

课文故事

强调关系的叙事,关系即文化

故事包含本地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背景设定为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引导学生睁开眼睛看家乡,了解生活,逐步掌握认识家乡、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故事的逻辑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和我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就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日常生活,发现并掌握其中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就是成长和确立自己独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故事里蕴藏一条由近及远的认知路径——由“我”开始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里来,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些故事并不强调情节发展,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关系”,如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我们的历史的关系;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文化精神。这些都是价值观的基础。在理解和认同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即可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

调动自我学习积极性,知行合一

多种形式和多样内容的活动,显性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乡土文化,了解自己的家乡;深层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多种能力,包括探索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甚至还有勇气和坚持。它能调动孩子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进教师教育创新积极开发和设计新课程。

活动方式有调查、游戏、表演、团体绘画、手工、行动设计、戏剧、生活仪式模拟等。如村寨图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居住的村子的文化地图,既是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范例,也是情感教育的巧妙方法。村寨图需要观察生活的村寨,看看那些走过无数次却很少关注的路径、地形和各种建筑的位置和模样,并选择出村寨中自己最喜欢或和自己关系最大的一些点,如经常玩耍的地方(小时候爬过无数次的村口的大树、路边的怪石、村头的打谷场等),最喜欢的亲朋好友的家,村子里最重要、最特殊或最吸引人的地方等,然后将这些内容画在村寨的地图里。这样的活动,一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二是锻炼了学生选择的能力,三是锻炼了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觉得原来熟视无睹的村寨原来有这么多值得记忆的,增加对村寨的感情。

语言

母语是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传承乡土文化,其中语言,特别是母语,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内容。

大多数人认为羌族和嘉绒藏族是没有文字的,事实是古羌文早就遗失了,羌族的绝大多数文化是口头传承下来的,“释比唱经”、原生态民歌多声部合唱“迪莎”等都是羌族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媒介。为了羌族古老文化的复兴,国家于1992年组织专家创制了新羌文,还培养出了一批师资,这些老师一直在等待时机推进羌语学习。环保NGO组织天下溪编写了一部羌族乡土教材,将羌语学习内容编入其中,使得所有关注羌族文化传承的人都欢欣鼓舞,评价其为历史上第一部羌文出版物,意义重大。

知识百科

中国乡土教材的历史脉络

乡土教材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早在100多年前,清末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就明确规定:在各科教学中,历史“尤当先讲乡土历史”,地理 “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格致“宜由近而远,当先以乡土格致”。这为我国乡土教材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初期到三四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启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尤其以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小学课程总纲》为标志,第九条规定“小学教科图画,应采用教育部编辑或审定者。前项编辑或审定,应注重各方乡土教材”,掀起了乡土教材研究的第二次高峰。

建国以后,我国乡土教材研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1958年,教育版颁布《关于编写中小学、师范乡土教材的通知》;1987年6月,国家教委在浙江建德召开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随着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乡土教材再一次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区纷纷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建设了大量的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百年嬗变,其课程内容体系,也随着我国百年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清末民初的乡土教材,多是乡土志书,内容多为反对迷信、反对鸦片、发对奢侈浪费,注重向儿童灌输进化论思想,重视经济思想教育。民国时期乡土教材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近,以传授本地历史文化和进行乡土教育为宗旨。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传播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猛烈冲击了传统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乡土教材。

建国以来,我国乡土教材由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形成了本土教育、大众教育、民众教育的理念。但是行政部门和学界至今尚未对我国乡土教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功能等问题进行集中、系统的研究,这势必会影响我国今后乡土教材的快速发展。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