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传播乡土文化 搭建精神家园
美不胜收 百花齐放
有根的人内心才强大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16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根的人内心才强大

 

◆王琳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长期流传着一个习俗:当地小伙子看好了某个姑娘,去提亲时,不管携带了多么丰厚的礼物,都必须能够在女方家长面前背出自己七代以上祖辈的谱系,说明自己是个来历清楚的人,提亲才有可能被接受。如果背不出七代祖先,则会被认定为来历不明,不清不白,无法信任。即使有金山银山的礼物,也会被拒绝。因此,那里很多的小伙子至今能唱念出自七代以上长辈的姓名和身份,有的人甚至能够唱念出二十多代祖先的名讳和身份。

这是“根文化”的典型例证。有根的树才枝繁叶茂,有根的人才内心强大。乡土文化是“根”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的土壤。一个没有乡土文化作为发展底蕴的人,是一个无根的人,而一个无根的人,无论成绩有多好,分数有多高,内心永远缺乏自信力的支撑,也就注定了无法飞高与走远。

这与若干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异曲同工。在陶先生看来,生活教育来自生活,依据生活,为生活的向上向善或为改善生活而教育,才是教育的内核与本质所在。它把教育的重心降到土地上,跟学生的生命和生长直接相关。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推进,学校教育也变成了大规模的教育工厂,学校和学生跟乡土、社区、地方的联系逐渐疏远。在中国农村,这些年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和高度行政化的管理当中,这种疏离特别强烈,有人称之为“教育的悬浮状态”,也就是说学校虽然还在农村,但是和农村没有一点关系,和地方的乡亲、政府没有一点关系。考试、学习、教材跟乡村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怎么会有归属感,有对家乡、对社会、对民族的认同感呢?

民族国家如何保存自己的文化传承、保存自己的文化特性,面临着尖锐的挑战。这不仅是因为在全球都市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日益凋敝,还因为我们的教育也出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不理解,对脚下大地的不熟悉情况。很多乡村教育是非乡村甚至反乡村的,我们在用城市的模式、城市的教材开展乡土教育。这样的乡土教育不是为了乡村,不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乡村的未来,而是在消弭乡村的精神,让留在乡村的人,也对乡村从心理上有疏离感,无法对乡村产生真正的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乡土文化教育,城市儿童同样需要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片乡土都有自己的文化。一个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也未必了解当地的城市文化,也需要相关的故乡文化教育,同样也需要建立对成长情感、经验、价值观的传承。真正的乡土文化教育,具有普遍性,应当成为每个人都接受的基础教育。

“不知所归,焉知何往。”找到自己的根,生长才会有所方向。把根扎深,发展才会枝繁叶茂,梦想才能起锚远航。只有把乡愁转化为乡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切实行动,才能保存民族的文化特色、保存民族的文化传承,迎接挑战,放飞梦想。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