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对话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土地深耕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努力实现环保扶贫攻坚新成效
政策利好可解秸秆之困
健康: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城乡结合部及郊区应急响应预案落实不力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努力实现环保扶贫攻坚新成效

 

(上接一版)建立党群组团帮扶机制,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组成13个帮扶小组,与47个贫困村结对子。实施爱心水站、爱心阅览室等精准扶贫项目,3000多贫困人口、2200多中小学生直接受益。完善定点扶贫季度调度机制,帮助督促围场、隆化两县实施“六个一批”,预计2016年脱贫出列贫困村76个、贫困人口4.62万人。

二是坚持守住底线,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已有江苏等7省(市)发布实施,不少地方既是贫困地区,又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或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控,有效维护发展根基和生态安全。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抓手,推动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落地,引导贫困地区科学合理有序开发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出台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启动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和产业准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示范建设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有机食品、农产品加工业。加强源头预防和污染治理,高起点建设产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破除瓶颈,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支持贫困地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整贫困地区能源结构,统筹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支持南水北调沿线周边村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批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会同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湖泊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中将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重点,加大调查评估和执法监管力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对存在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的贫困村,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种植结构调整、治理修复试点等。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一批生态脆弱、敏感的贫困地区得到重点保护。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支持范围,会同财政部将更多的贫困县纳入转移支付,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及考核,实施奖惩机制,让贫困地区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积极推进新安江、汀江、九洲江、滦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促成东江流域试点,让上游限制开发区的贫困地区获益,把扶贫开发作为资金安排使用的重要考量因素。继续推进云南玉龙等5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试点,发展有机食品产业、中药材产业等替代生计,实现脱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双赢。推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在自然保护区管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重大工程实施中,注重投工投劳或吸纳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继续落实技术援疆、援藏工作机制,每年安排一批双向交流。

三、夺取环保扶贫攻坚新成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作出的郑重承诺。全国环保系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环保扶贫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新成效。

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环保和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突出短板,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环保和扶贫内在统一、统筹推进。只强调消除贫困,不顾保护环境,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只讲保护环境,不考虑消除贫困,也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推进扶贫开发时必须坚持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在研究部署环保工作时统筹考虑扶贫开发,坚持环保和扶贫并重,坚持抓环保就是抓扶贫。

二是要在绿色发展上有新举措。抓紧出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指导意见,在2018年前各省(区、市)全部划定,促进贫困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污染向贫困地区转移。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改造。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行环保领跑者制度,倒逼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要在精准扶贫上有新进展。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进一步细化措施,确保行业扶贫、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落到点上。制定发布加强环保行业扶贫的指导意见,对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实施,提出明确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季度调度,分门别类动态掌握两县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情况,分析两县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召开部长专题会研究解决。抓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崇义任务分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充分发挥在贫困地区挂职干部作用。

四是要在政策机制上有新突破。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进一步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范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研究将扶贫开发作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合力推进环保扶贫的工作机制及平台,形成环保扶贫大格局。建立环保扶贫奖惩机制。环保领域各项县(市)政策性试点,具备条件的原则上要选取贫困县为样本。加强跨部门协作,完善党群组团帮扶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建立环保扶贫简报制度,交流信息动态。

五是要在落实责任上有新力度。切实加强对环保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一把手负责制,落实环境保护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监督职责,通过强化监督倒逼责任落实。重点监督环保扶贫工作是否与业务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调度、同步总结、同步考核;重点监督环保扶贫方案、资金、项目、人才等落实情况,确保扶贫资源用到刀刃上,防范廉政风险;重点监督是否存在形式主义,是否取得预期成效。根据需要,监督范围可扩展至地方,可采取第三方监督。加强监督结果运用,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区,予以公示通报,对成效显著地区予以表扬奖励。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扎实推动环保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