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五点建议
生态屏障建设要注重自然修复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貌的科学揭示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屏障建设要注重自然修复

 

◆周琼

近些年,我们常常听到生态屏障这个词,但是往往指的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的。自然的屏障一旦被打破,人类就想建立一个人为的屏障,但这难度非常大。而且,人为建立的屏障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非常单一的屏障,并不是一个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抗冲击力的屏障。笔者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屏障的自然属性。要避免过多的人为建设,更多地考虑自然恢复和发展。

一方面,生态危机已经到了人类历史上无以复加的程度,生态屏障非常重要。尤其是边疆地区,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区,且大多位于生态交错地带,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脆弱性特点极强。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历史上边疆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较晚,生态环境长期保持在良好和谐的状态,生态危机出现较晚。但近年来,一些边疆地区也走上以资源及生态换取发展的道路,生态环境在短期内迅速破坏,大量珍稀物种灭绝,本土生态系统支离破碎,成为物种入侵严重的地区。建立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安全,对于边疆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屏障需要强调自然修复,减少人为干预。人们常常希望通过借助科技的手段、人为的努力,恢复并构建起已消失掉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相依相存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说到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时,人们最常提到的词是“建设”、“构建”、“构筑”等。这些词语,凸显的是人的力量。顺着这些词语理解,是人类想用科技及人类社会的其他文明成果的力量,在大自然中重新创造、构筑新的生态防护体系。这样的体系,无疑带有浓厚的人类思想、政策、制度的烙印。建立的生态系统,也可能是人为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也许借助新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建造得很好,也可能会发挥较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这样的系统与纯粹自然的系统,其功能及延续性不是一样的,也不可能等同。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已经证明,自然界在气候、地理地貌、降雨等基础上形成的纯自然的生态区域,具有极强的生态防护功能。其天然形成的生态屏障,无需人力干预,无需进行大投入,就在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的区域,人力建造的环境及系统,其持久力及其功能往往较弱。自然形成的屏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防护作用,才能更好地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因此,生态屏障建设中,要注重自然修复,减少人为因素,以最少的人力干预,最大地助力自然屏障形成及区域发展。这应该是当代生态屏障及生态安全建设中应该恪守的重要原则。

因此,笔者建议,在生态屏障构建中要尊重自然,尊重生态规律,避免过多不科学的人为干涉。生态屏障建设,要有区域性的概念及意识,要把握好“度”,要有一整套相关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保障,要建立相关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