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境界-品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听黄河回响寻溯文明之根
雁北三章
右玉种树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黄河回响寻溯文明之根

图书:《黄河十四走》
作者:杨先让、杨阳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胡艳丽

别人都奔大城市,他却去农村。别人都在忙自己的创作,他却为了民间艺术而无暇自顾。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一位导师级的艺术家、教授,用时4年带领考察团队,14次奔走于黄河流域,拜会民间艺人,深入乡间田野,搜集民间艺术的断章碎片。他们拍摄、整理了数千张图片,整理20余万字的书稿,将一批深藏民间,有数千年历史之久却日渐消逝的中国民艺重新推向了世界。

他就是杨先让,从民国走来的艺术大家,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建者之一。他的这部《黄河十四走》,既是为民间美术系创系教学所完成的实地考察作品,也是一部向中国数千年黄河文明致礼,寻溯中华文明之根、艺术之根的巨著。

此时,距此套书的第一次出版,差不多过去了近30年的时间。此次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又增补了大量文字及图片内容,已80余高龄的杨先让先生再次亲笔撰写了对民艺考察的后续文章。

有些读者见惯了艺术中的“阳春白雪”,见惯了精雕细琢、雍容华贵的殿堂艺术,初看这套书中的图片,或许会有一种由城市进入乡村的感觉。有些民间艺术看上去简单幼稚,它们不符合各种所谓的美学原理,不讲比例,粗犷、奔放,天马行空。比如贺兰山发现的岩画,反映的都是人类最原始的繁衍渴求;在山西河曲发现的兽面瓦,通常造型简单,做工粗放;不同地区制作的泥虎、雕刻的石狮子,造型各有不同,但共通之处都在于稚拙之气溢于言表,却又经久耐看,仿若浑然天成。

其实,艺术本就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当我们摘掉有色眼镜,剔除艺术偏见,再去欣赏这些带着稚朴气息的民间艺术,你会发现简单并非意味着别无深意;粗犷未必意味着情感粗糙;那些流传千年,却仍然保持着童稚时期形态的民间艺术品,恰恰证明着这种艺术持久的生命力。

在这本书的最后,杨先让提笔书写了山东泰安皮影艺术。这撑杆操作外加吹打弹唱的全套民艺表演,可不是一套皇家乐队的装配,这里所有的操作仅由一人完成。民间老艺人范正安腿脚并用,声形并起,小鼓小钹节拍协调,唱腔苍老有力,帘幕背后他一人掌杆耍着皮影片子,完成一出完整的传统民间故事表演,确实堪称“难以想象的艺术”。

这套绝活的形成,绝非天赋,而是因为当年的民间艺人,为了讨生活,为了节省人力,而不断改进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在代代改良与传承中形成的这民间艺术瑰宝。可惜的是,现代的各种速成艺术,“小鲜肉”审美,加上炫酷的灯光音响效果,已经让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传统艺术难有立足之地。

杨先让考察、欣赏、记录民间艺术,有他自己的思考。他以朴素赤诚的情感面对有关民间艺术的一切,正因有这样的情感充沛其间,才令这部怀旧的民艺之书,有了满满的精神元气,有了超越典籍、超越史料的丰满生命。正如杨先让所言,“为了复兴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元气,为了寻求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赖以生存的不朽精神,就必须走向民间去”。

这本《黄河十四走》,既是民间艺术的发掘之书、记忆之书,此时也可称之为一部怀念之书。在百年后,这或许就是中国黄河流域民间文化的绝唱。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