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境界-品鉴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听黄河回响寻溯文明之根
雁北三章
右玉种树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右玉种树

 

叶梅

右玉种树,年年都种,一年又一年,如今种了70年。

沙窝子里长大的娃娃王德功说:“70年前那风啊,春天要刮4个月,秋天要刮4个月,就像成群结队的骆驼一样,呼呼的、一高一低就过来了,哎呀呀,没法儿躲。”

风刮过的地方什么都留不住,草不生树不长,只有满地的沙子,以及掩埋在沙里的白骨。娃娃们夜里跑过的时候,那闪闪灼灼的“鬼火”会紧追着娃娃的脚步,吓得人魂飞魄散。

右玉这名字,听来像是一个美妙的女子,但过去它只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

右玉现在山西朔州,古来属雁门郡,是兵家必争的西北要塞,重镇杀虎口便是贯穿东西要道的咽喉。历代纷乱的战火焚烧尽大地上的草木,风沙一层层掠去越来越薄的土壤,剩下的尽是祼露的沙子,这片离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只有100多公里的地方逐年沙进人退,有外国专家曾经建议全县整体迁徙。

1949年10月23日,新中国刚刚建立,还未来得及抹去战场硝烟便来到此地担任首届县委书记的张荣怀,登上了右玉的风神台。这风神台一直是右玉人心中最大的寄托,每逢风沙肆虐时都要到此拜求,请风神行行好,不要刮走了好不容易种下的一点莜麦、谷子和豌豆。

而张荣怀不是来拜风神的。这位曾经战场上的指挥员面对全县人民发出了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号召,掷地有声道:“右玉想要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

他带头甩开膀子,在沙地上挖好一个个树坑,从几里地外的苍头河挑来河泥,倒进沙坑垫底,再放进小小的树苗,围根,填土,浇水。

沙堆里种树真不容易,刚刨出的坑,不一会儿就又被沙子埋住了。只能边刨边栽,沙子不停地往下陷,得手快眼疾,镐头铁锨施展不开,就用双手刨; 一个人不行,就围上几个人一齐刨,七手八脚地刨出坑,赶紧垫上河泥、放下树苗,这才松了一口气。

栽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娃还要难,这话一点不假。眼巴巴的,天天瞧,月月盼,头年种下的树眼看伸直了腰,长出了绿叶,可还没来得及笑逐颜开,秋来一场拔地而起的大风,冬来一场严酷难当的冰霜,一片片地就又都倒下了。

好男儿,好女子,不流泪不伤悲,第二年重新再来。

春风吹拂的时候,再次挖坑、挑泥,放进小树苗,围土、浇水,那些希望的目光注视种下的小树,期盼它们生根长大,绿树成林……这就是右玉人做不够的梦。

再到秋去冬来,幼苗仍然大片倒伏,但终于有了顽强活下来的小树,它们才真的成为右玉人的孩子,懂得把根深深地扎下去、再扎下去,直到能吸吮到大地母亲的乳汁。

生命的奇异在这里呈现,每一年都有新生的小树在狂风中摇晃,它们在荒漠里如兄弟姐妹般相互依靠,甚至在地底下的树根也紧紧相连、盘根错结,以抵御风的撕扯。最后,一棵、又一棵小树终于站立稳当了,在沙丘上、荒砾中、沟洼里、山梁间,它们让右玉人欣喜若狂地站直了。

哦,孩子。你们就是右玉人至爱的孩子。小树们与生俱来地懂得,它们的生命来自于那些长年在沙坡上啃窝头、喝凉水的人们,他们浇注给树的不仅是从远处河流肩挑背驮而来的清水,还有不停流淌的汗水,有他们热血充盈的青春,携带着酷爱家园、守土有责、世代相传的基因。

因此右玉大地上的树,注定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和盆景,右玉人有多顽强,它们就有多么耐寒耐旱耐风霜;右玉人有多执着,它们就会有多么努力地扎根与生长。

70年里,右玉人把种树作为第一要务,一届又一届县委书记、县长从来没有放弃或松懈,不断传递着绿色的接力棒,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换干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棵接着一棵栽,他们为种树倾注了人生最精彩的智慧才华。

在如今人们的记忆中,右玉种树就像电影回放,多少次风生水起,多少次活色生香:从解放初首次进行绿化造林的全县规划,发放林权证;到部分村庄试种成功果树林,“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再到治理40里黄沙洼、重点流域和山丘,营造大型防风林带,兴修水库;飞播牧草、堵风口、建林带,引进草木樨种植、杨树插条……这每一个回合都蕴藏着无数难忘的奋斗。

改革开放40年里,右玉种树更是加快了步伐。眼见着办起了林业专科学校、沙棘研究所、造林基地;进一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更新改造残林,扶持个人营林;构筑以“绿化带、生态园、风景线、示范片、种苗圃”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网络;实行“新型煤电能源、绿色生态畜牧,特色生态旅游”。

一年又一年,荒原沙丘不停地变化着,当年人们梦想中青青的田园,郁郁葱葱的森林,鸟语花香的塞上绿洲,竟然一步步全都变为现实。右玉从解放初森林覆盖率不到0.3%,到如今达到54%,大大超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平均覆盖水平,被誉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当选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

初秋时节,我随生态环境部宣教司联合中国环境报组织的“大地文心”采风活动来到了右玉,目光所及之处,辽阔祥和的塞上田野如诗如画,深浅不一的嫩绿苍翠由近至远,一阵阵含着草木芳香的清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

经过的道路两旁,密密的小树林见不到首尾,小老杨、沙棘、樟子松……这些北方树种昂然挺立,在右玉大地上骄傲地显示出坚韧不拔的品质。一排排杨树大都已有了六七十年树龄,但看上去还不足10年,因此人们爱惜地叫它小老杨,它们是第一批为右玉遮风挡沙的勇士,历经最难熬的岁月,虽然矮小瘦弱而并不垂头丧气,在一片蓬勃的绿色中倒显得十分朴素和谦廉。

或许,这也是右玉人的品格。

已是秋高气爽,但右玉的树丛中、原野里到处仍可以见到怒放的格桑花,紫的、粉的、淡黄,开得娇艳任性,无拘无束。这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右玉县城的大街上开来一溜婚车,打头的车前堆满了鲜花,后面跟随的车队飘着一串串红色的汽球,车队在宾馆门前停下,走出一个个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小伙子西装革履,姑娘们长裙飘飘,他们气色红润、喜气洋洋。

我不由想起那位曾经从鬼火旁跑过的娃娃王德功,他眼下已年过七旬,他的青春是在种树和饥渴中度过的,今天年轻人所能享受到的滋润和美好,正是他们当年的梦。

那些种树带头人不念个人得失,只念造福子孙,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功成不必在我,需要境界和定力,需要长期甘于奉献的付出。

在右玉绿草如茵的南山公园里,如今耸立起一座红黄蓝绿构成的纪念碑,碑座由黑色大理石镶嵌而成,上面刻着右玉种树的词赋,还刻着一批绿化功臣的姓名:伊小秃、安贵成、刘德富、祁三、李枝、吴连喜……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历届县委书记县长的名字一个都没往上刻。”王德功说:“他们说树都是人民群众种下的,要刻就刻群众代表的名字。”

没有留下姓名的种树人还有很多很多,有种了一辈子树的,有不种树心里就不踏实的,有背着娃娃种树的,有打工回家赶着种树的,有把挣的钱全都买了树种的,还有,还有……那辽阔的原野上一棵棵绿树正是他们骄健的身影,也是为他们而立的绿色丰碑。

右玉种树,好比精卫填海、愚公移山,70年来不仅种出了一方绿色,更是种出了一种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精神。它们将伴随这绿色浓郁的家园,成为子孙后代最为珍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

叶梅,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多种,近期作品有小说集《歌棒》,散文集《根河之恋》《美卿,一个中国女子的创业奇迹》《强国重器》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